首页 > 武侠修真 > 国师 > 第120章 卢昉:沈斌,卢某倒是小瞧了你!

第120章 卢昉:沈斌,卢某倒是小瞧了你!(1/2)

目录

谷河县,县衙之前

众人皆是面面相觑。

随着内监高称宣旨,沈斌快行几步,道:“臣,谷河县尉沈斌,接旨。”

谷河县主簿裴仁静同样行至近前,向那内监行得一礼。

而安州长史裘英和司法参军张洵等人,脸色变幻了下,只能拱手接旨。

那青年内监从随行的千牛卫手中接过一册黄色绢帛,“刷”地展开,朗声道:“门下:陪戎校尉、谷河县尉沈斌,素履端贞,器怀温敏。自佐花封,勤劬匪懈。理刑名则秋荼解网,督赋役而春茧抽丝。如今妖邪作祟,亲履险境,舍生忘死,保民安康,此诚堪奖拔。

今谷河令卢昉昏聩无能,坐视妖邪祸乱县邑,有失察之责,宜择良材相代。尔既谙本县风土,且著循良之绩,可进位谷河县令,依前充本县团练使,散官迁至朝散郎。

夫一邑之政,育化为先。尔其务敦教化,均平徭赋,使桴鼓稀鸣,农桑蔚起。勉承新命,无忝厥职。

敕如右,牒到奉行。

……

随着内监念诵圣旨之言,安州长史裘英呆立原地,只觉浑身冰凉。

谷河县县令换人了?

沈斌竟然一跃而升迁七品?这怎么可能?

而司法参军张洵面色凝重,目光落在沈斌身上,心头同样惊异莫名。

“沈县令,接旨吧。”内监合上黄色绢帛圣旨,对沈斌投以微笑。

沈斌面色恭谨,拜道:“臣沈斌接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心头同样掀起惊涛骇浪,他一个从九品上的县尉,进阶成从七品的县令了?

这是连升数级,怪不得以诏敕降下。

可以说,有种如堕梦中之感。

而身后谷河县的诸吏员,皆口称万岁。

裴主簿此刻,心头惊异莫名。

“沈县令。”内监将圣旨双手递给同样双手相接的沈斌,笑着问道:“未知原谷河县令卢昉何在?咱家还要向其传旨。”

沈斌声线略有几许因为激动而起的颤抖:“回禀中使,卢县令现在家中闭门思过,下官这就让人去请。”

裘长史听着两人叙话,心头“咯噔”一下,方才圣旨中提及卢昉昏聩无能,坐视妖邪祸乱县邑等字样,只怕形势…不太妙啊。

“让县中衙役去抓捕其人,莫要其闻讯潜逃了。”那年轻内监道。

沈斌闻言,心头先是一惊,继而大喜,道:“下官遵旨。”

平复了心绪,吩咐道:“赵捕头,你带衙役,去抓捕犯官卢昉。”

赵朗此刻脸颊两侧因为激动而涨红,闻言,大喝一声道:“卑职遵命。”

雷厉风行地带领一大批衙役,向卢宅方向而去。

内监看向一旁的安州长史等人,问道:“这些是?”

沈斌介绍道:“彼等乃是安州刺史府的属官,这位是裘英裘长史,那位是张洵张司法参军。”

年轻内监也是心思机敏之人,眸光闪烁下,隐有所悟,似笑非笑地看向裘英,问道:“两位安州的官员,因何在此?”

裘英连忙起来,脸上挤出一丝微笑:“天使容禀,下官听说谷河县出现妖邪谋害朝廷命官一事,前来查察。”

谁能告诉他,沈斌为何升迁至谷河县令了?

年轻内监点了点头:“那就一同进入县衙,待卢昉到案,协同派人押赴神都问罪。”

裘英闻言,心头愈发惮忌,不敢多言,只得讷讷应是。

而司法参军张洵再看向已认识许多年的沈斌,眉头皱成川字,目光已经颇为复杂。

沈斌乃是兰溪沈氏子弟,难道京中的兰溪沈氏使力了?

可卢昉是范阳卢氏子弟,颇得崔使君器重,崔卢两族同气连枝,怎么可能保不住一个卢昉?

众人心思各异,进入谷河县县衙。

沈斌与裴主簿等人相陪那年轻内监品茗叙话。

“不知京中如何看待卢昉一案?怎么撤换了谷河县令的人选?”裘长史说着,陪着笑解释道:“下官的意思是,安州方面事先并没有得到吏部行文。”

年轻内监端起茶盅呷了一口,笑了笑道:“咱家也不知,只知道此案乃是天后娘娘亲自交办给政事堂的案子,长史可留意最近的邸报,或许有载。”

其实,自是知晓内情,无非是兰溪沈氏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简在后心,帘眷深厚。

昭文馆学士沈羡!

沈斌此刻则是看向一旁千牛卫带来的吏部告身以及官服等物,心头仍有些难以平静。

县令,可谓百里侯,操一县之生杀大权,有道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

兰溪沈氏祖上虽然也出过这等掌握实权的官员,但他们兄弟这一代,早已沉沦下吏,都在从九品打转。

他一个县尉,何曾想过能够成为县令?

如今也算是告慰亡父在天之灵了。

众人等候了一会儿,一个衙役进得官厅,禀告:“明府,诸位大人,犯官卢昉已经带到。”

不大一会儿,身穿一袭锦服道袍的卢昉在赵朗等人相护下,进入县衙大堂。

其人神色淡淡,并未被捆以绳索。

卢昉根本就没有逃,以其世家子弟出身,也不屑于此,反而气势汹汹,打算寻沈斌的麻烦。

他虽闭门待参,但终究是朝廷命官,岂可由沈斌这等武夫和不良人欺辱?!

进入堂中,正欲劈头盖脸质问,一眼就瞧见裘英和张洵,问道:“裘长史,张参军。”

裘英脸色有些尴尬,点了点头。

张洵同样点了点头,以目示意一旁落座的内监。

卢昉此刻注意到千牛卫扈从的内监,目光一凝,心道,宫里的人?

怪不得,县衙中人竟敢如此大胆,请他到县衙问罪!

“卢昉接旨。”年轻内监起得身来。

卢昉面色一怔,旋即,跪将下来,拜道:“臣,卢昉接旨。”

年轻内监接过一旁的圣旨,“刷”地展开,尖细而清脆的嗓音在县衙官厅中响起:

门下:宰邑之任,育物安人为先。通直郎、行谷河县令卢昉,猥荷朝恩,谬临黔首。而妖讹横炽于乡里,桴鼓屡惊于闾阎,竟坐观流宕,殊无诘禁。遂使崔蒲啸聚,妇孺衔冤,考其愆戾,实深隳职。

尔乃弛慢官常,有亏守土之责。可削除本官,免所居职,并佐贰犯官刘建等,锢身递送大理寺,委三司据律推鞫。

牒至奉行。

……

卢昉此刻闻听那内监念诵着处置自己的圣旨,面如土色,心头涌起一股慌乱。

罢官去职,将他送入大理寺问罪?

“卢昉,接旨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