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妖后文定(2/2)
明宗闻言眼中一亮,他瞬间明白了这话语中的意思。隆庆也是从隐忍中崛起,想来必然能够理解他的处境。若能得到明国的册封与支持,他的清算行动,便有了顺天应人的合法性,再也无人敢质疑。
“再派使!”明宗当即下令,“国书中要详述尹氏的罪行,以及孤亲政后的举措,请求上国赐下诏书,支持我等清算乱党。”李滉躬身应诺,他知道,这不仅是明宗的机会,也是士林派的机会。只要得到明国的背书,朝鲜政局稳定,他们的一切都能迎来转机。
上书与悼祭的使臣一道返回朝鲜,同行的明国使者带来了隆庆的诏书。诏书明确表示“朝鲜乃大明藩属,除奸安邦,朕甚嘉之。”这就够了,这一句就够了。有了明国的强力背书,明宗的清算行动将变得毫无阻力。
裴智彬也从一介闲散勋贵被破格超擢为院副使,此刻再也无人会敢于在他的面前提及先祖于燕山君时期的旧事。阿苏惟将当年的投资总算没有白费,裴智彬站稳脚跟后同样需要商路的支持,这一次他们的商路要遍布朝鲜八道。
裴智彬的崛起,为阿苏惟将的商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裴智彬的推动下,朝鲜朝廷颁布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毕竟赚钱嘛,没有人会嫌弃钱多的。更遑论,无数想要借机讨好裴智彬的商贾,自然借此输送利益以求庇护。
阿苏惟将在阿苏神社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他尽可能的邀请了九州的各路豪族与商贾茶人。宴会上,他借机展示了从朝鲜运来的各种珍稀特产,除却朝鲜特产之外的女真产物,更是引得众人惊叹不已。
宴会的欢呼声中,窗外月光洒进庭院,照亮了阿苏神社的鸟居。阿苏惟将望着月光,心中清楚:这场商路的转机,不仅为阿苏家带来了财富,更让他在九州的政治格局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
毕竟一个对外联络着明国、朝鲜和女真的存在,一个对内影响龙造寺、大友、毛利乃至于京都的存在,谁又会闲着无聊与它作对呢?况且,阿苏惟将一直展示着对外合作的态度,这个范围甚至包括着垄断与琉球商贸的岛津家。
然而不待阿苏惟将沉浸欢乐,裴智彬传来的另一消息却让他有些沉默。裴智彬从汉城寄来的急信,信笺展开,裴智彬的字迹透着难掩的欣喜。明宗无子,念及他的功劳,欲纳妹裴氏入宫。此事既为殊荣,亦能巩固他在朝的地位。
阿苏惟将握着纸的手微微一顿,窗外飘落的樱花瓣恰好落在信上,遮住了“纳裴氏入宫”几字。他脑海中骤然浮现出那个女子的模样,诛杀叔叔阿苏惟前的那一刻,裴氏女乔装在自己身边,像一株在暴雨中倔强挺立的芦苇。
阿苏惟将原以为,裴氏女会如她所愿,寻一位心意相通之人,却从没想过,她的归宿竟会是朝鲜后宫。阿苏惟将的指尖摩挲着信纸,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滋味,既有对旧识境遇的意外,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怅然。
如果按照阿苏惟将于情事的木讷与多疑,恐怕会与熊子与黑猫一样,成为他很快便抛之于脑后的事情。却没想到,裴氏女的心意,阿苏惟将不知,同病相怜的黑猫却如何不知。尚在林巨正身边的黑猫虽然无法与阿苏惟将相见,却能够通过书信的形式点明一切。
直到这时,阿苏惟将才恍然,原来裴氏女的心意竟落在了自己身上。他想起过往与裴氏女的交集,每一次商路交涉,她都条理清晰、进退有度,从不多言私语,却在关键时刻总能递上最有用的帮助。这样聪慧通透的女子,却要被卷入后宫纷争,实在令人惋惜。
阿苏惟将沉思良久,让人取来一只紫檀木盒,在里面装上珍珠、漆器,这些既非贵重到僭越,也非轻薄到失礼,恰好能表明他的态度,贺喜裴家得荣却也划清了界限。回信中字字句句皆是公事公办的客气,绝口不提过往私交,也避开了任何可能引人误会的言辞。
礼品送出后,阿苏惟将原以为此事便会告一段落,却没料到,真正的风波来自林巨正身旁的那位黑猫。他很快便收到了来自黑猫的轰炸:“裴氏女心意昭昭,君却以礼品相拒,何其薄情!昔年恩情,君竟全忘?”
黑猫信中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甚至细数了裴氏女为阿苏惟将做过的事。为商路疏通朝鲜关卡,收集尹氏党羽罪证,甚至在他生病时,托裴智彬送来朝鲜的人参……桩桩件件,皆是裴氏女从未对阿苏惟将提及的细节。
接下来,黑猫的信如雪花般飞来,有时甚至还有林巨正的无奈转述:“黑猫今日又在焦躁,说宫司若不回应裴氏女,至少该劝劝裴智彬,莫要将妹妹送入深宫。”阿苏惟将看着这些信,心中既有无奈,也有一丝暖意。
阿苏惟将当然知道黑猫是为裴氏女不平,却也明白自己当下的处境。他已有妻室,若是与朝鲜贵女有任何牵扯,不仅会伤了家中妻小的心,还可能被其他势力利用,成为攻击他的把柄。
更重要的是,朝鲜后宫规矩森严,裴氏女一旦入宫,便身不由己,他若此时表露关切,反而会给她带来种种隐患。就在阿苏惟将不知如何应对黑猫的轰炸时,一封来自裴氏女的信送到了他手中。
这一次,信是裴氏女直接寄来的,封上还画着一副张弓搭箭人的图案。
信中写道:“闻黑猫多有叨扰,已托人告知,勿再多言。君之心意,妾已明了。宫司有家室之责,亦有领地之任,不敢奢求其他。入宫之事,虽非所愿,却能为家族巩固地位,亦能护佑商路安稳,于公于私,皆万全之选。”
裴氏女还在信中特意提及黑猫:“黑猫性急,却也是真心。妾已写信与她,说宫中虽有规矩,却也能读书作画,并非那般可怕。待他日若有机会,妾还能从宫中寻些事物,也算不负她的心意。”
字里行间,没有半分怨怼,只有通透的释然。阿苏惟将捧着信,仿佛能看到裴氏女写下这些话时的神情。或许有一丝怅然,却更多的是从容。她从未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即便入宫,也想着如何为家族谋划,这般坚韧,与那个同他一同做局的女子,一模一样。
窗外樱花落尽,露出嫩绿新叶,像是在预示着一段过往落幕,与新境遇的开启。
几日后,汉城裴智彬传来消息,其妹裴氏女秀智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