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二次上洛之旅(终)(1/2)
永禄九年(1566年)京都的冬雪尚未完全消融,东福寺的古柏上还挂着残霜。阿苏惟将身着素色直垂,腰间佩着短刀,缓步走进这座古寺。他此次前来并非为了礼佛,自完成大友家获取伊予国强宣称的任务后,他本已收拾好行装,准备启程返回九州。但临行前的一个念头却让他改变了行程,去东福寺,再见一见尼子家的遗孤,尼子胜久。
此前在京都交涉期间,阿苏惟将从纳屋助左卫门口中听闻。尼子义久开城投降、尼子家宣告灭亡,而尼子家血脉之一的尼子胜久正在京都东福寺出家。这位尼子家的子弟,如今成了尼子家血脉在外仅存的正统,也是无数不愿臣服毛利家的尼子旧臣心中,唯一的复兴希望。
“宫司,这边请。”引路僧人行至一处僻静的禅房外,轻声禀报,“法师正在里面诵经。”阿苏惟将点头示意僧人退下,自己则轻轻叩了叩禅房的木门。
片刻后,门内传来一个温和却带着一丝疲惫的声音:“进来。”
阿苏惟将缓缓推开门,禅房内的景象简洁得近乎简陋。正中摆着一张矮桌,桌上放着一部《金刚经》与一盏油灯,墙角的炭盆里燃着少量木炭,勉强驱散着寒意。尼子胜久身着灰色僧袍,脸上虽带着僧人特有的平和,眼底却藏着难以掩饰的落寞。
“法师,冒昧打扰,还望海涵。”阿苏惟将躬身行礼,语气恭敬。
尼子胜久放下手中的经卷,认出了眼前这位曾在京都公卿宴席上见过的阿苏宫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是九州阿苏家宫司殿下?不知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实不相瞒,今日前来,是为一人而来。”阿苏惟将在矮桌旁坐下,目光落在尼子胜久手中的经卷上,“此人曾是尼子家臣属,在月山富田城陷落后,乔装成僧人,一路辗转来到京都,只为寻找法师您,他便是山中鹿之介。”
听到山中鹿之介这个名字,尼子胜久的身体猛地一震,手中经卷险些掉落在地。他抬起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鹿之介……您如何得知?”
阿苏惟将看着尼子胜久激动的神情,缓缓开口,回忆起先前的相遇。那时他刚抵达京都,因三好家监视严密,便暂居在附近小寺,恰好与乔装而来的山中鹿之介偶遇。“那天雪夜,我因与公卿交涉晚归,路过小寺山门,眼看一人身着破旧僧袍,正蜷缩避雪。”阿苏惟将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他虽穿着僧袍,却难掩气质,腰间还藏着短刀。我便知道,他并非僧人。”
起初,阿苏惟将并未在意,只当是躲避战乱的普通武士。直到次日清晨,他看到那人冒着风雪,一次次前往东福寺山门,却因非寺内僧人不得入内的规矩,始终无法获准进入。那人没有放弃,每日清晨便去山门等候,直到黄昏才失望而归。
“第三日,我忍不住上前与他交谈,才知他便是尼子家号称‘出云之鹿’的山中鹿之介。”阿苏惟将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他告诉我,自月山富田城陷落后,他乔装成僧人,从出云国一路逃来京都,历经艰险只为找到位于京都的法师您。他说,您是尼子家复兴的唯一希望。”
终于在第五日,山中鹿之介通过东福寺僧官,得以见到尼子胜久。阿苏惟将恰好在小寺庭院,得以看到了两人相见的场景。尼子胜久穿着僧袍,从禅房快步走出,山中鹿之介看到他,立刻跪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见到您真好!尼子家……还有希望!”
尼子胜久闻言也红了眼眶,连忙上前扶起山中鹿之介,两人紧紧相拥,在寒风中抱头痛哭。那一幕,让阿苏惟将心中深受触动。在这个下克上成风、忠义被利益践踏的战国时代,竟还有如此执着于复兴主家的武士。
“我那时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忠义。”阿苏惟将看着眼前的尼子胜久,语气极其诚恳,“山中鹿之介的眼中,没有对自身安危的担忧,只有对尼子家复兴的渴望。这样的武士,如今实属难得。”
尼子胜久听着阿苏惟将的描述,泪水再次从眼眶滑落。他已然知道,山中鹿之介为了寻找自己,必然历经了无数艰险。而自己却躲在禅房中,每日诵经,几乎要忘了尼子家这三个字的重量。
“鹿之介……他现在在哪里?”尼子胜久急切的开口问道,先前他对于山中鹿之介的提议颇为犹疑,是以并未当即答应。
“他就在寺外小舍等候。”阿苏惟将笑着起身,“我已让人去请他过来,想必此刻也该到了。”
话音刚落,禅房的木门便被推开,一个身着僧袍的身影走了进来,正是山中鹿之介。他比阿苏惟将初见时消瘦了更多一些,脸上却多了一丝神采,看到尼子胜久,立刻躬身行礼:“鹿之介,万死不辞!”
“鹿之介!”尼子胜久快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千言万语,却只化作这三个字。
禅房内的炭盆噼啪作响,暖意渐渐驱散了寒意。阿苏惟将看着眼前这对主臣,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来意:“山中,法师,实不相瞒,今日前来,除了让二位再度相见,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希望二位能随我返回九州,效力于阿苏家。”
阿苏惟将顿了顿,开口补充道:“我知道,二位心中念着尼子家,但眼下毛利家势大,二位在京都孤立无援,想要复兴尼子家,可谓难如登天。若二位随我返回九州,起码安全方面得到保障,日后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成熟,如此可行?”
这是阿苏惟将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他欣赏山中鹿之介的忠义与武勇,也看重尼子胜久的尼子家正统身份。若能将二人纳入麾下,不仅能增强阿苏家的实力,还能借助尼子家的旧臣网络,为大友家与毛利家的对抗增添筹码,可谓一举多得。
然而,山中鹿之介却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语气坚定的回复道:“多谢宫司美意,但我山中鹿之介,此生只为尼子家效力。若我随大人返回九州,虽能保全自身,却辜负尼子家先辈所创基业,也辜负尼子家对我的信任。此事,恕我不能答应。”
尼子胜久也随之点头:“宫司殿下,多谢援手,但我身为尼子家子孙,若不能复兴家族,即便苟活于世,也无颜面见先祖于地下。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阿苏惟将对此并不意外,他早已料到,以山中鹿之介的忠义,绝不会轻易背弃尼子家。
阿苏惟将没有生气,反而更欣赏二人与此刻所表现出来的坚守:“我自然明白二位的心意所在。强行延揽,确实不妥。但我也不愿看到二位在京都白白耗费光阴,错失复兴的机会。我有一个折中方案,不知二位是否愿意一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