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战国小大名 > 第66章 再战丹坂

第66章 再战丹坂(2/2)

目录

“父亲,如今龙造寺家势大,我们两家联合,真的能抵挡得住吗?”有马义贞担忧的向父亲有马晴纯问道,“松浦家、千叶家都已归附,我们孤立无援,反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此言大谬!”大村纯忠,也就是有马义贞的弟弟站起身,语气坚定的说道,“信仰比生命更重要!龙造寺隆信是佛教徒,他绝不会容忍天主教在肥前传播。若我们归附,不仅会失去信仰,还会成为他的傀儡,可谓生不如死!”

就在有马义贞犹豫不决时,他的父亲有马晴纯拄着拐杖站起身来。有马晴纯虽已年迈,却仍对家族事务有着重要的话语权。“义贞,听纯忠的话,与大村家联合反抗。”有马晴纯的声音虽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已决定,待战事平息后,带领有马家全体受洗入教。天主教才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而龙造寺家只会让我们沦为附庸。”

在父亲的劝说与大村纯忠的鼓动下,有马义贞最终咬牙答应联合。大村纯忠率领一千足轻,有马义贞率领一千五百足轻,在肥前南部会师组成联军,共同对抗龙造寺家。第一目标便是刚刚归附龙造寺家的千叶胤连。

千叶家的领地距离大村家居城仅三十余里,且千叶胤连麾下仅有五百足轻,是龙造寺家新归附势力中最易拿捏的一环。大村纯忠认为只要击败千叶家,便能震慑其他归附龙造寺家的豪族,甚至可能让他们倒戈相向。

大村、有马联军突然向千叶家发起进攻,千叶胤连毫无防备,仓促之下出城迎战。双方展开激战,千叶家虽奋勇抵抗却因兵力悬殊,很快便陷入劣势。“家主,再打下去,就要全军覆没了!快撤吧,向龙造寺大人求援!”千叶家的家老跪在千叶胤连面前,苦苦哀求。

千叶胤连眼中满是不甘,却也知道大势已去。“撤!回城坚守,快派人去佐嘉城求援!”千叶军撤回后紧闭城门坚守不战,大村、有马联军随即围城日夜攻打。千叶胤连派出的求援使者快马加鞭向佐嘉城奔去,龙造寺隆信正在与锅岛直茂商议整顿事宜。

听闻千叶家被围,龙造寺隆信当即拍案而起:“大村纯忠、有马义贞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我的地盘上动兵,真是自寻死路!”

锅岛直茂冷静的分析道:“主公,大村、有马联军虽兵力较多却人心不齐。大村纯忠因信仰而反抗,有马义贞则是被迫联合,内心必定动摇。我们只需快速出兵,不仅能解救千叶家,还能一举击溃联军,平定肥前南部。”

龙造寺隆信点头赞同,当即下令:“你继续在这负责收拢归纳豪族,我自率本部八百,会同新归附的藤津、小城等豪族奔驰援救。务必在三日之内赶到!”此时大村、有马联军已经围攻两日,却因城墙坚固始终未能攻破。

龙造寺隆信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而是在城西南一带依托山势构筑防御工事:“以丹坂山为中心,构筑一道拱形防线。藤津率军防守左翼,小城防守右翼,我亲在中路待命,随时准备反击!”龙造寺军与豪族扈从共计八百余人,沿着防线部署严阵以待。

大村纯忠得知龙造寺家赶到,当即暂缓攻城态势,率领联军转向丹坂山进发。当抵达丹坂山脚下,看到龙造寺家构筑的拱形防线时,有马义贞的心中不由咯噔一下。这道防线依托山势,左右分别延伸至山谷,联军若发起进攻,不仅会暴露在防线正面,还可能遭到两翼夹击。

“龙造寺家防线稳固,我们不宜贸然进攻。”有马义贞找到大村纯忠,试图劝说他暂缓进攻,“不如先撤军,再寻找战机。”

“撤军?已经围城两日,耗费大量粮草,如今撤军,岂不是前功尽弃?”大村纯忠脸色一沉,语气中带着不满,“哥哥,莫不是又想归附龙造寺家?别忘了,父亲和天父还在等着我们胜利的消息!”

有马义贞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默默退下,大村纯忠随即下令发起进攻:“全军集中攻击一路,务必在日落前攻破防线!”中路防线稳固,龙造寺家的弓矢队与铁炮队看起来就不好打。右翼小城家主素来武名显赫,也是不好惹的存在。而左翼藤津阵地却战力不强,仅依托工事顽强抵抗,双方一时陷入胶着。

联军数次进攻却始终无法攻破拱形防线,反而伤亡惨重。夕阳西下时,联军已是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大村纯忠看在眼里,心中满是怒火,却也知道今日无法攻破防线,只能下令撤军,退至城外继续布阵。

龙造寺隆信见联军撤军也没有贸然追击,而是下令坚守防线,同时派人进城为千叶胤连送去书信。当晚大村、有马联军营地内分歧彻底爆发,大村纯忠主张不惜一切代价继续进攻,有马义贞则认为伤亡过大,继续进攻只会自取灭亡,不如议和争取有利的投降条件。

“有马义贞,你真是个懦夫!”大村纯忠指着有马义贞的鼻子怒斥,“我们是天主教徒,怎能向佛教徒低头?就算战死,也要守护信仰!”

“守护信仰也要有实力!”有马义贞终于忍不住反驳,“我们已经伤亡这般许多,再打下去,只怕我们两家都会覆灭!到时候,别说信仰,连家族都会保不住的!”两人争执不下,家臣也分成两派互相指责,联军军心在一夜之间彻底涣散。

龙造寺隆信站在丹坂山防线之上,望着远处联军营地的灯火,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知道,大村、有马联军的分歧,已是他们的致命弱点。只需再施加一些压力,联军便会不攻自破,而肥前国的彻底平定也已近在眼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