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反常(2/2)
既然鹿子木家能被“问责”震慑,那其他半独立的豪族呢?若是用同样的方式,或许能不费一兵一卒,让他们补交欠贡、收敛气焰,甚至纳入直属领地。这不是比出兵更稳妥,而且也能缓解财政危机。
阿苏惟将立刻拟定新的问责书,针对肥后北部的合志家、宇土家等豪族各有侧重:合志家“私自在边境筑堡”,宇土家“隐瞒矿产数量”,御舟家“纵容劫掠影响治安”。这些罪名并非无中生有,只是以往阿苏惟将忙着应对内外事务,根本没精力去追究。
问责书送出时,家臣们都没抱太大期望,包括阿苏惟将自己也是。宇土家实力堪称北部豪族最强,往年连志贺家都要给三分薄面;合志家虽与鹿子木家不和,却也向来不服阿苏家管束。
可没想到短短数日之内,各家回应接踵而至,每一个都透着“反常”的顺从。
最先回复的是山田家,山田家家督亲自押着劫掠过商队的家臣来到岩屋城请罪,不仅补交了历年欠贡,还献上了两百匹麻布作为赔偿,并且亲手一刀砍下家臣的头颅,承诺“今后必严加管束手下,护佑商路畅通”。
紧接着是合志家,合志家倒是只送来书信,但也说明“边境堡垒是为了防御一揆”,并且主动拆除了多余堡垒,甚至还派了三十名武士加入阿苏家的边防巡逻队。如果说这两家还在能接受的范围,那接下来的情况让人震惊。
最让众人意外的是宇土家,宇土家家主宇土隆信是肥后北部出了名的“硬骨头”,往年连阿苏惟丰都敢冷遇。可这次,他不仅派人补交了历年欠缴的贡品,还送来一封“内附请求”,愿将宇土家纳入阿苏家直属领地,宇土家只保留部分私产,子弟编入阿苏家,听候调遣。
“这宇土隆信,是真的服软了?”赤星统家拿着内附请求,满脸难以置信。甲斐宗运刚从鹿子木城回来,脸色却比之前更凝重:“主公,鹿子木城那边查不到异常,没有外来势力的使者,城防也没加强,鹿子木亲元每天只是在城内饮酒,像是真的怕了我们。可是连宇土家这样的势力都主动内附,这就太不正常了。”
阿苏惟将坐在案前,面前堆着各家补交的贡品清单:五千石大米、两百匹麻布、五十把铁刀、三十斤硫磺……这些东西确实能缓解财政困境,工坊的工匠甚至已经开始准备重启。可他看着清单却丝毫高兴不起来,若是一家顺从或许是巧合,两家顺从或许是震慑,可整个肥后北部的豪族都突然“听话”,这背后一定有他不知道的原因。
“他们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阿苏惟将突然问道,目光扫过家臣们,“比如大友家要对肥后动手,或是龙造寺家想拉拢他们?所以他们才故意向我们示好,想借我们的势力自保?”甲斐宗运点头:“有这个可能。但我在鹿子木城的探子回报时,没有任何迹象。”
阿苏惟将拿起宇土家的内附请求,手指划过“愿听调遣”几个字,眼神渐渐锐利起来。“不管他们是真顺从还是假依附,先收下贡品,答应他们的请求。”他顿了顿,补充道,“但要派人去各家领地‘协助管理’。去宇土家的矿厂当监工,去合志家的边防队当统领,去山田家的商路当巡查。一来是摸清他们的底细,二来是把势力渗透进去,防止他们耍花样。”
阿苏惟将的目光再次落在甲斐宗运身上,他的眼神犀利而坚定,仿佛能穿透甲斐宗运的内心。“继续查,”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重点查各家的动向。我要知道,他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甲斐宗运明白阿苏惟将的担忧,肥后北部的豪族们一直以来都是潜在威胁,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领地的稳定。与此同时,岩屋城的仓库里,各种贡品逐渐堆积如山。工坊里传来了久违的打铁声,那是工匠们忙碌的身影。武士们的俸禄也开始逐步补发,这让他们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
整个领地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人们的脸上渐渐浮现出笑容。然而在议事厅里,气氛却始终带着一丝紧绷。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表面的平静只是暂时的。肥后北部的豪族们反常的顺从让人心生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