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355章 好圣孙

第355章 好圣孙(2/2)

目录

长安城的守军出来迎战了么

平心而论,萧嗣业心里还真想和那位清河郡王兵对兵將对將的打上一场,但凡是仔细研究过裴炎谋反全部过程的人都知道,武安那次能贏,全靠他手下的千骑兵强马壮,跟他本身没有多少关係。

武安杀了郝处俊和薛震,让朝廷公卿自此不敢开口;

他又靠著那些骑兵杀了数千流民兵和毫无组织力的叛军立威,使得外兵和朝廷上下都以为他有多厉害。

呵,汝母小婢养也,无非是仗势欺人。

歷朝歷代,边军看京城里的禁军老爷们,普遍都是一种瞧不上眼的心態。

原因除了羡慕嫉妒之外,当然也有实打实的现实。

边关上天天打生打死求活,禁军却是张张嘴就能等饭来,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契苾明目光微动,不说话,萧嗣业霍然起身,脸色阴沉下来。

“他真敢出兵跟本將对垒,谁给他的胆子,擂鼓,聚將!”

“喏!”

萧嗣业又看向第二个进军帐的校尉,问道:“城內出来了多少兵马”

如果多的话,萧嗣业不介意在这时候赶紧去联繫那些折衝府的府兵,让他们拉兄弟一把。

大家凑一凑,弄个七八千兵力出来,反正是在长安城外野战,而且,打的还是禁军。

双方兵力差不多,萧嗣业有把握战而胜之。

可如果对面兵力太多的话,自己还是寻个台阶,降了吧。

校尉脸上出现了为难之色,欲言又止。

“怎么,你哑巴了,城內出来多少兵马,难不成有十万人“

“萧將军在问你话呢!”契苾明呵斥道。

校尉张了张嘴,最后高声道:

“城內只出来了两人!”

春末的最后一场小雨浇在长安城外的原野上,马蹄踩在官道的石砖上,哪怕是长安城门的道路都有些崎嶇,也难怪天后总是心心念念要回洛阳。

不过武安也清楚,天后去洛阳也是为了方便清理朝中的遗老遗少,而且在洛阳称帝登基,对李唐旧臣的刺激也小一点。

放目远眺,视线尽头的地平线处,依稀有一道道黑浪凭空生出,不断逼近。

先前,有裴行俭的人情在,萧嗣业虽然心里不喜欢,但明面上总归得给武安一点面子。

可是武安派来的西征主將却不把他放在眼里,哪怕有他阻拦,那主將也还是悍然杀了两个违背军令的安西都护府將领。

自己的顏面何存

旌旗飘飘,马蹄萧萧。

一名名策马而来的骑兵组成了预备衝锋的锥头阵型,在骑兵的更前方,大量的士卒列队前行,纵然面前的是京城,不少人心里也確实惴惴不安,但他们已经听过主將说话京城之中有逆贼!

他们,是来奉詔平叛的。

长安城高耸宽厚的城墙上站满了一排排弯弓搭箭的甲士,城头的守城器械全都已经开始装填,对准了城外的大军。

五千规模的军队,而且还是安西军,足以在西域平灭一个小国。

城楼上,撑起了一顶巨大的金色华盖。

天后在女官的搀扶下来到城头,默默俯瞰著不断逼近城门的军队。

“安西军!”

前军开始放缓速度,一名名军官和传令骑兵在队伍两翼狂奔起来,直至整个队伍都停顿下来,原本一往无前的肃杀气息,硬生生地在城门外就此停滯。

穿戴好甲冑的萧嗣业策马而出,在其身侧,则是契苾明等数位安西军將,所有人目光落在城门外的两道身影上,同时默然。

一时间,仿佛天上的雨幕都变得稀疏起来,耳畔狂风呼啸而过,给每个人心里都加上了一层极深的阴影。

巨大的城门下方,一道王旗迎风而立。

旗帜前方,一名身著黑色袞服的英武青年策马而立,衣服上的三爪团龙纹隨风飘起,仿佛活了过来。

在其身后,裴行俭身著玄甲,右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左手掌旗。

老將军睁开虎目,眼底闪过一丝讥讽。

萧嗣业觉得他能带领这五千安西军兵临京城,更是觉得此举已经说明了很多事情。

但今日,裴行俭甚至都不用开口,他只需要站在这儿,就能隔著风无声嘲讽一句:你算个屁。

带著安西军南征北战,平定河湟,攻灭吐蕃,夺回整个安西都护府万里疆域的人..

是我!

朝廷能管我,是因为我认朝廷,而不是因为我在军中没有威望。

而朝廷能管你,只是因为你是个顶好利用的废物。

“安西军!”

老將军怒目圆睁,哪怕站在自己对面的,是五千实打实的安西精锐,他也嘶声咆哮起来:

“唐太宗皇帝之孙在此,诸军將,即刻下马迎接!”

城楼上,天后的眼睛微微瞪大,呼吸忽然急促了起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