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本宫令下,可进可出(1/2)
第350章本宫令下,可进可出
安西都护府在地图上看似距离关陇近在哭尺,实则相互传递信息的时候,反而比从河北到关中的那段路要更漫长。
毕竟先前已经失陷在吐蕃人的手里,而后就算是收復回来,很多东西一时半会不一定能当即重建好。
武安不说话,安西也没消息,朝堂这边就为如何筹措新一批的军需钱粮而闹出了纷爭。
而隨著洛阳留守那边派人上疏,说近来江淮部分地区暴雨溃堤,大批粮船无法按时抵达,朝堂上的爭斗自然也就更加激烈。
倒也不是没人想要揽过这个担子,在天后面前亮一亮本事,可掂量一下所需钱粮的数目,大家这才发现不如內斗一番把同僚推出去背锅要来的方便,而在这种时候,武安虽然尚且能安定朝堂的局面,但外头没挨过他的毒打,现在又立刻骚动了起来。
“安西副都护萧嗣业上疏称,左威卫大將军程务挺、万骑军主將王孝杰分別於行军途中,各擅杀一名安西都护府军將,同时强征当地军粮、逼迫当地良民充作民夫辅兵,疑为反!”
萧嗣业是良將,而且名声不小。
不过武安记得很清楚,这斯本应该在两年前突蕨叛乱的时候平叛失败,被朝廷流放到桂州,但是因为自已推动战局,萧嗣业反而跟在裴行俭身后捡了不少军功。
原本在安西军里,萧嗣业也是自己拉拢的对象之一。
现在看来,对方心里应该是早有算计。
“兵部封存这份军报,不许呈递。”
坐在他面前的李孝逸愣了一下,低声道:“此事本就是常有之事,放到朝堂上说开,反而不一定会有罪,但若是事先隱匿......”
“西征开战,胜负未分,朝堂上这边难道就要急著给前线大將定罪”
“可是西征大军那边,確实没有消息传回来。”
“梁郡公,你我都不是在安西征战带兵之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安定好后方,帮將士们供给好钱粮。”
武安看著李孝逸的脸色,猜出对方因为这几日流言眾多,自然也会越发的谨慎。
长安城里,不知道是谁传说西征大军已经全军覆没,金吾卫一夜之间连抄了五家,这才勉强平息了流言语。
“钱粮......
李孝逸嘴唇啸了一下,他拿出第二份文书,轻声道:“这是本官来的时候,路上遇到户部侍郎崔知辩和司农卿韦弘机,他们请我转交给大王的消息。”
“这是......”
“今年春夏交並之时,日日暴雨,洛水早已有涨潮跡象,河水暴涨,淹没两岸房宅田地,又使得大批商船粮船进退两难;太原之地星象异动,地龙翻身,当地传说为天人感应,祖宗震怒...”
李孝逸顿了顿,最终道:“江淮一带水土失调,州官奏称,无数百姓变为流民,饿孵无数。”
接连三件天灾人祸,地方上发生的时间或许有先有后,但送到朝廷的时候就成了差不多的时间。
李孝逸本以为会听武安断然反驳,毕竟就算是李孝逸本身,心里也在迟疑眼下是否是地方官在集体趁机发难。
“这三件事是没法封存的,下官遇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已经把消息呈报上去了。”
李孝逸现在告诉武安,也是为了提前让他有个准备。
武安却依旧神情平静,回答道:“天灾人祸,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可是,眼下时局要紧,朝堂各处都在想著怎么筹备军中钱粮,这三件事,哪一件不是要钱粮的”
“稟告天后,臣昨夜回家后,冥思苦想一夜,想到一个好法子。”
崔知辩站在龙首殿里,听到了天后的回应,立刻低头恭声道:
“朝堂上下现在是苦於没有钱粮进项,但臣想的是,兵部先前所呈递的奏疏方案里面,准备是调动府兵一千五百余人,徵募地方健儿三千五百人,徵调地方蕃、胡青壮三千余。
官府武库空虚,钱粮靡费无数,现在又要临时徵募如此规模的军队,自然是不够的,所以臣以为,不妨仿照旧例,直接徵调京畿一带府兵,外出征战。”
天后默默思索他的这一通话。
简而言之,家里有现成的,何必再去酒楼里买一桌宴席
“长安万年一带,哪有什么足额的兵马朝廷节俭,这两年来也没有过多的財力在长安万年之外养那么多將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