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唐:母后,我太想进步了 > 第342章 骗炮

第342章 骗炮(1/2)

目录

第342章骗炮

武安不让裴行俭重回安西是有原因的,但裴行俭显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所以这几日他一直在家里生闷气。

你要什么老夫给你什么,你现在居然卡老夫的前程

裴行俭很不满,而且他生气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武安派出去的那些人,不是自己没怎么接触过的,就是曾经在自己手底下当副將的,那些人能跟自己比

这小子,真是稍微有点权力就忘乎所以了。

他很不愉快,但拿武安没办法,当一个人自身够硬的时候,世界就会自然而然地围著他转,如果哪一天他发现自己无法靠强硬只能藉助脑子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过程就叫做成长。

武安觉得,在自己的影响下,裴行俭应该也有所成长了。

歷史上他这时候已经快要在家暴病而亡了,武安不希望放他出去,而且还经常请孙思邈和他的那些弟子给那两个老傢伙看视身体。

当然了,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此次西征军主帅在半路上暴病而亡,也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武安之前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机会,可以让自己光明正大的插手边关军队,这次西征的事务也正是交到了武安手里,所以这几天他一直在忙著调动人手。

有些人放在自己身边时间足够了,也该扔出去镀金和拿战功,王孝杰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他离开京城之后,依旧是保持著每天往后方写信和匯报的习惯,偶尔还会介绍沿途当地的风土人情,武安还以为自己放出去了一只旅行青蛙。

其他人有样学样,导致姚崇和宋璟每天的工作量严重增加。

武安本身还兼著一个工部尚书的职务,虽然绝大部分时候,这些事情是交给幕僚们代办,但武安自己还是会看一看工部案卷,了解一下衙门的內部运行情况。

如今其实仍旧算是初唐时节,很多后世爆出来的问题,在当下只是小事。

衙门里塞个紈吃空,又或者是谁靠著手里的职权帮亲戚行了方便,再不然就是老生常谈的官问题,真要说起来,大家都有各自的理由。

紈是我小儿子,我长子承袭了官爵,总不能不管小儿子的生计吧

那亲戚以前在我小的时候抱过我,家里人也帮他说话,我不好意思不帮他啊。

武安对这些解释的回应只有一个,在官言官,你当官就做官员该做的差事,其他的事情跟你有什么关係

別说是他们的小儿子和亲戚,只要给这些官员来一出流浪岭南,其他人就老实了。

现如今天后已经来到了最后一步,武安就等著她上位,然后配合她开始搞科举改制;

天后对这件事也有她的需求,甚至从长远角度来说,她的目的和武安的想法虽然不一样,但全程严丝合缝。

整理半天政务,武安面前的问题只剩下一个:缺钱。

钱够用,但又不完全够,而且突厥人选择在这种时候搞事情,固然方便武安把手伸进安西军,但也同样是给他增加了负担。

战爭往往是多方面的事情,外人都说武安是什么“西京鬼谋”“长安小张良”,但武安更擅长的一直都是搞后勤,而在用兵和阴险狡诈方面,他只是略懂。

“典礼准备好了吗”

中午的时候,宋璟揉著眼睛从外面走进来,满脸的倦容。

长安城外昨夜又打了一阵很大的雷,城內很多人都一夜未眠,结果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什么事都没有。

宋璟也没睡好。

一听到武安的话,他立刻回答道:

“人手和火药都已经准备好了。”

“今天给你放个假,你回去睡会吧。”

“那大王你要去..:.”

“哦。”

武安回答道:“我去打炮。”

长安城外的少陵原上,这儿附近的一些山丘里隱没著贵人们的坟莹,武安向来没有什么公德心,不过他今天选在这儿,也是因为少陵原附近的坟家不算多,更多还是贵人们在城外的私宅和庄园。

而且金吾卫提前上门,用钱粮和好言好语得到了附近人家的同意,確保没有外部因素影响,武安才把日子定在了今天。

前阵子,大家都对贺正旦那一日夜宴上的烟秀印象深刻,有脑子的人已经能察觉到这玩意似乎有可能用在某些地方。

想像力往往是战爭技术突破的诱因,但这一次,他们的想法更多还是武安在其中有意引导。

梁郡公李孝逸已经提前带人搭起了一片帐篷和台子,甚至贴心地在“试验场地”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树立一块牌子,方便观看者迅速计算射程。

台子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外族的使者,无论是忠於大唐还是带看別样心思的,都在耐心等著接下来的事情。

武安先前连续两次在国战里主导了大规模的战略讹诈,靠的当然不只是嘴硬。

我只是做事情给你们看,剩下的细节,由你们自己去脑补。

今日也不例外。

看台上,出现了一面王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