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回乌镇(2/2)
两人走出房间,庭院里的灯笼已经亮起,暖黄的光晕洒在青石板上,映着满院的绿意。
远处传来乌篷船摇橹的声响,与院中的虫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乌镇最温柔的夜曲。
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还有淡淡的草木清香,格外宜人。
饭桌上,崔姝笑着给两人夹菜:“还是家里的饭菜香吧?你们在苏州忙,很少回来,以后要常回来看看,院子里的菜我都帮你们照顾得好好的,腊梅苗也长得特别好,明年就能开花了。”
“会的,”徐佳莹点点头,看着桌上熟悉的饭菜。
猪油渣烧麦、清炒青菜、腊肉炒青椒,还有一碗温热的小米粥,心中满是归属感,“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家,以后会常回来的。”
饭后,两人坐在庭院的石凳上,喝着温热的碧螺春,看着天上的星星。夜色渐深,星星越来越多,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格外明亮。
徐佳莹靠在苏木的肩上,胸前的新胸针在月光下闪着微光,像一颗小小的星辰。
“还记得我们刚搬来乌镇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夜晚,我们坐在院子里,聊着未来的打算,没想到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梦想都实现了。”
“是啊,”苏木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他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未来,我们还要一起走下去,把‘苏州记忆’做得更好,把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还要一起看遍江南的春夏秋冬,一起慢慢变老。等我们老了,就守着这个院子,种种菜,养养花,看看书,想想就很美好。”
徐佳莹点点头,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的温暖,听着远处的摇橹声,心中满是安宁。
有苏木在身边,有这份藏在旧物里的深情,无论未来遇到什么风雨,她都无所畏惧。
乌镇的夏夜总是格外温柔,月光如水,洒在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映得满院的绿植愈发青翠。
院角的腊梅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枝条上的嫩芽泛着淡淡的光泽,像藏在夜色里的星星。
墙角的青苔被月光染得泛白,与青石板的纹路交织在一起,像一幅细腻的水墨画。
徐佳莹靠在苏木肩头,两人坐在石桌旁,手里捧着温热的碧螺春,茶盏是张师傅手工烧制的青瓷,杯沿印着细小的兰草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晕。
耳边是远处传来的乌篷船摇橹声,“咿呀”作响,轻柔得像一首催眠曲,混着院外巷弄里偶尔传来的犬吠,构成了乌镇独有的夜之韵律。
“还是家里的夜晚舒服,比苏州安静多了。”徐佳莹轻轻啜了一口茶,温热的茶汤顺着喉咙滑落,暖意蔓延全身。
胸前的梅花胸针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微光,与石桌上的烛火相映成趣,烛火跳动,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青石板上,紧紧依偎。
“是啊,”苏木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指腹轻轻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