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三章 还有一场展览开幕(1/2)
第二天一早,天朗气清,阳光明媚。
“苏州记忆”工作室门口早早地就热闹起来,彩色的气球挂在门框两侧,蓝印花布制作的横幅上写着“古艺新生,苏州记忆非遗文创展览开幕仪式”,格外醒目。
横幅的边缘用竹编边框装饰,透着浓浓的传统韵味。
受邀的嘉宾、媒体记者和预约的游客陆续赶来,王丽和邢梦洁负责引导接待。
邢梦洁穿着一件改良汉服,领口绣着的雏菊,手里捧着一摞展览手册,笑着递给每位来宾。
“欢迎来到‘苏州记忆’工作室第一次展览,这是我们的展览手册,里面有详细的展品介绍和互动体验活动流程,您可以先了解一下。”
展览手册的封面是用缂丝工艺制作的水波纹样,内页详细介绍了展览的三个篇章和展品信息,还有手艺人的简介和工作室的发展历程,每一页都印着淡淡的兰草纹样水印,精致又实用。
王丽则给每位来宾递上一杯温热的碧螺春,笑着介绍:“这是今年的明前碧螺春,产自东山,香气很浓,您尝尝。”
上午十点,开幕仪式正式开始。
苏州市文旅局局长、陈明、文化界知名人士、手艺人代表等嘉宾纷纷上台致辞。
文旅局局长穿着一身深色西装,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众人。
“今天,‘苏州记忆’工作室正式开门迎客,‘古艺新生’展览顺利开幕,这是苏州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一件大事!”
“‘苏州记忆’项目,用创新的方式让沉睡的传统工艺活了起来,为苏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希望工作室能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推出更多优秀的文创产品,培养更多优秀的传承人,让苏州的非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随后,沈师傅作为手艺人代表上台发言。
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长衫,手里拿着一把缂丝扇面,激动地:“我做缂丝五十多年了,以前总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年轻人都嫌枯燥,不愿意学。”
“直到遇到苏木、佳莹他们,我才看到了希望。他们把缂丝融入到文创产品中,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缂丝,还有很多年轻人来跟我学习,我真的太开心了!”
“今天,我把这把缂丝扇面送给工作室,希望‘苏州记忆’能越办越好,让缂丝工艺永远传承下去!”
徐佳莹作为团队代表最后上台发言。她穿着一件浅青色的苏绣旗袍,领口绣着细的兰草纹。
“今天,‘苏州记忆’工作室正式开门迎客,‘古艺新生’展览顺利开幕,这离不开每一位的支持与帮助。”
她的目光扫过台下的众人,“感谢苏州市文旅局的政策支持,从场地协调到资金补贴,你们给了我们最大的鼓励,感谢各位手艺人的倾囊相授,沈师傅教我们缂丝,周师傅教我们竹编,张师傅给我们做展架,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些精美的展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