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爱也执着 > 从自负到自省:李乐和的商海与心路双重航程

从自负到自省:李乐和的商海与心路双重航程(1/1)

目录

我叫李伟国,此刻正置身于南丫岛,这片宁静之地与我内心的波澜形成鲜明对比。在大多数人眼中,我或许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学无术的豪门公子哥。国高毕业后,我毅然拒绝了父亲李乐和让我出国念书的安排,从此便被无情地边缘化。但我这么做,绝非一时的叛逆冲动,而是我太明白自己根本不是读书的料,更对踏入“乐氏”经商毫无兴趣,甚至从骨子里厌恶这一切。

家族里那些所谓的规矩和礼仪,在我看来,简直就是陈旧迂腐的代名词。什么长幼尊卑,在商业决策和个人发展面前,显得如此荒谬可笑。就拿我表哥伟德来说,他是个实打实的大学霸,浑身散发着优秀的光芒,可仅仅因为他是李家收养的孩子,大伯公、三叔公,还有那些守旧的股东们,就死活不承认他,一门心思认定我这个对经商毫无热情的人才是李家的长孙,是未来的继承人。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们的思维就像被禁锢在一个陈旧的牢笼里,只看重血缘关系这种表面的东西,却忽略了一个人的能力和志向。在这个时代,还抱着这种老掉牙的观念不放,实在是迂腐至极。他们似乎看不到,商业的世界早已日新月异,需要的是有创新思维、有热情和能力的人来引领,而不是仅凭所谓的出身和辈分来决定一切。这种迂腐的观念,不仅可能阻碍家族企业的发展,更让像伟德这样有才华的人被埋没,实在是让人痛心又无奈

而我最大的爱好,也是我唯一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便是做菜。每当我站在灶台前,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我与眼前的食材。我专注地看着它们,就像艺术家审视自己的创作素材。随着手中的锅铲翻动,食材在锅中跳跃、融合,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那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气息。当一道道凝聚着我心血的美食呈现在眼前,那种满足感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看着色泽诱人的菜品,闻着那扑鼻的香味,我仿佛能感受到每一种食材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而我,是这个故事的创作者。这种满足感并非来自外界的赞誉或物质的回报,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与成就感。我仿佛能看到食客们品尝美食时,脸上浮现出的那一抹满足与幸福,那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美食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通往美好与满足的大门,治愈着我,也希望能治愈每一个品尝我菜肴的人。

忠叔走了,他的离开毅然决然,没有丝毫拖泥带水。那挺直的脊背,在李乐和的视线里渐行渐远,却在他心中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波澜。在忠叔心底,多年来的愧疚如影随形。无论他在辅佐李乐光或是李乐和的过程中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对于“乐氏”,对于华哥,那份亏欠始终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回想起当年,他与高梦含诬陷乐光贪污那200万,这一错误的举动,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引发了一系列让他追悔莫及的后果。若不是那次恶意的冤枉,乐光又怎会离家出走,在外漂泊长达十余年,承受那些非人的折磨与屈辱?而如今这一切的故事走向,或许都会因此被彻底改写。

对于忠叔的这番话,李乐和内心五味杂陈,始终半信半疑。确切地讲,他是从骨子里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实。长久以来,他对大哥有着自己固有的认知和判断,这样突如其来的真相,实在是太过颠覆,让他一时难以接受。然而,内心深处那一丝不安与好奇,如同一只无形的手,驱使着他不由自主地展开调查、求证。

李乐和首先通过多方打听,辗转联系上了“新乐氏”最早合作的那位老总。在一间幽静的茶室里,李乐和与老总相对而坐。茶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可李乐和却无心品味。他目光紧紧盯着老总,神色凝重地问道:“您能否详细说说,当年我大哥与您合作的具体情况?忠叔说,大哥曾力挺‘新乐氏’,还在经济上给予过帮助,这是真的吗?”此刻,李乐和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一方面希望老总否定忠叔的说法,让一切回归到他原本认知的轨道;另一方面,又隐隐害怕真相如忠叔所言,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能否承受这样的事实。

老总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缓缓说道:“李董啊,当年你大哥确实亲自出面,宴请了我们几位合作伙伴。那顿饭,他言辞恳切,详细阐述了‘新乐氏’的发展前景,极力推荐我们与‘新乐氏’合作。而且,在合作初期,‘乐氏’还给予了我们一些经济上的支持,帮我们解决了不少资金周转的难题。若不是你大哥的大力支持,‘新乐氏’早期的发展,恐怕不会那么顺利。”老总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仿佛那些过往的场景就在眼前。李乐和听着老总的讲述,心中“咯噔”一下,震惊如涟漪般迅速扩散开来。他强忍着内心的波澜,继续追问:“那……您还记得当时具体的细节吗?比如,大哥是怎么说的,经济支持又是以什么形式给予的?”老总思索片刻,说道:“你大哥当时说,‘新乐氏’是他看好的未来之星,希望我们能一起助力它成长。至于经济支持,是通过一笔无息贷款的形式,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关。”李乐和默默记下这些信息,心中五味杂陈,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他开始有些动摇,难道忠叔说的都是真的?可他还是不愿意轻易相信,心底仍存着一丝侥幸。

随后,李乐和找到了服务于“乐氏”多年的法务总监张日。在张日的办公室里,李乐和表明来意后,张日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打开一个陈旧的文件柜,从里面取出一份文件,递给李乐和。“这就是当年变卖5股份的文件,”张日说道,“当时,公司上下都对这件事感到惊讶,但光哥坚持这么做,我们也只能执行。”

李乐和接过文件,双手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每翻阅一页文件,都仿佛在揭开一层自己不愿面对的真相。当看到文件上那熟悉的签名和盖章时,他的内心防线开始崩塌。就在他以为震惊已经达到顶点时,张日又说出了一个让他更为震惊的秘密:“李董,你可能不知道,当年我因为一些事情深陷牢狱之灾,是光哥四处奔走,与元家周旋。为了让你的儿子伟国能留在李家,他痛快地支付了600万的离婚费。这一切,都是光哥在默默承担。”李乐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张日,心中像是被投入了一颗重磅炸弹,彻底炸开了锅。他的大脑一片混乱,无数的念头在脑海中交织碰撞。“怎么会……怎么会是这样……”他在心中不停地念叨着。此刻,他感到无比的自责与懊悔,自己这些年来对大哥的误解,如同锋利的刀刃,一下下刺痛着自己的心。他痛恨自己的盲目与固执,为何一直对大哥的付出视而不见,为何要被那些无端的猜忌蒙蔽了双眼。

最后,李乐和找到了谭龙。谭龙见到李乐和,没有丝毫隐瞒,直言不讳地承认:“没错,当年是光哥故意与我和忠叔翻脸、吵架,制造矛盾,然后安排我们进入‘新乐氏货运’。在公司运营过程中,许多关键业务决策,看似是我们在拍板,实际上都是光哥在背后一锤定音。他为了‘新乐氏’的发展,可谓是煞费苦心。

李乐和听着谭龙毫无保留的坦白,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如山的铁证确凿无疑地摆在眼前,无情地证实了忠叔所言句句属实。此刻,他仿佛被卷入一场荒诞而又残酷的噩梦之中,曾经对大哥的误解,恰似一把把寒光闪闪的利刃,毫不留情地刺痛着他的内心。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母亲高梦含去世前夕。那时,母亲在“新乐氏”大门口,她的眼神中饱含着愧疚与无奈,无比清晰地对他说:“乐和,老大这些年默默为李家,为你做了好多事,咽下了许多旁人难以想象的苦……”彼时的他并没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确切的说是听不懂。可如今,当所有真相如汹涌的潮水般向他涌来,他才如梦初醒,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他呆呆地站在原地,眼神空洞,内心被一种巨大的震撼与懊悔所占据。

李乐和终于清晰地意识到,“新乐氏”绝非他一直以来自傲认为的那般,是他白手起家独自打造的商业帝国。曾经,他沉浸在自我膨胀的幻想中,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拼搏,便能在商海闯出一片天地。然而,残酷的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将他的幻想击得粉碎。他如梦初醒般地明白,“新乐氏”其实是稳稳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哥,就是那座沉默而巍峨的巨人。在那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里,大哥在黑暗中默默布局,为“新乐氏”的发展殚精竭虑。他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新乐氏”铺就了一条坚实的道路,在狂风暴雨来临时,为它遮风挡雨,保驾护航。自己一路走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看似辉煌,实则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哥那深沉而无私的付出与牺牲。

想到这里,李乐和只觉得满心都是无尽的自责与懊悔。他痛恨自己的无知与狭隘,像个被蒙蔽双眼的愚人,对大哥多年来如影随形的默默奉献视而不见。那些曾经对大哥无端的猜忌、怨恨与不满,此刻都如同一重重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他自责自己为何如此愚钝,为何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没能看透大哥那如山海般深沉的良苦用心,为何要在误解的歧途上一意孤行,渐行渐远。这份自责如同附骨之疽,深深地啃噬着他的内心,让他在这赤裸裸的真相面前,羞愧得无地自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