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虫患暗涌(1/2)
十月的晨雾像一层薄纱,轻轻笼罩在刚移栽不久的稻田上。苏瑶踩着露水沿着田埂缓步而行,这是她每天清晨雷打不动的巡视。大部分秧苗已经在水田里扎稳了根,嫩绿的叶片在晨光中舒展着身姿,长势喜人。
当她走到西边那片地势稍低的田块时,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这里的几株秧苗看起来有些不对劲——叶片边缘出现了细小的锯齿状缺口,像是被什么小东西偷偷啃噬过。她蹲下身,轻轻托起一片受损的叶子,对着初升的朝阳仔细端详。
在叶片背面的叶脉交错处,她发现了几粒比芝麻还小的乳白色颗粒,牢牢地附着在叶片上。她的心猛地一沉——这是二化螟的卵。
“老周!苏婉!“她扬声喊道,声音在清晨的田野里显得格外清晰。
老周第一个赶到,他眯着眼睛凑近叶片看了看,脸色立刻变得凝重:“麻烦了,这是二化螟。去年下游的王家村就遭了这个灾,整整三十亩水稻差点绝收。“
苏婉蹲在另一边,已经快速清点完了受影响的植株:“现在发现得早,就七八株。但要是蔓延开来......“
“必须把它扼杀在摇篮里。“苏瑶站起身,目光扫过整片水田,“二柱子,你去通知所有人,今天上午暂停其他活计,全部到田里来查虫。“
不到半个时辰,村民们就聚集在了田边。听完苏瑶的说明,人群里响起一阵不安的骚动。二化螟的恶名,老一辈的庄稼人都听说过。
“还等什么?赶紧去买农药啊!“有人急声说道,“供销社新到的敌百虫,听说效果最好。“
苏瑶摇了摇头:“现在才刚发现,用农药为时过早。而且农药会伤及益虫,还可能污染水源。“
她让人取来几个大木盆,往里面倒入按八十倍稀释的灵泉水。“先用竹签把发现的卵粒刮下来,集中泡在这些盆里。动作一定要轻,不能伤到叶片。“
这个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很稳妥。村民们两人一组,一人小心翼翼地翻开叶片,一人用削尖的细竹签轻轻刮取卵粒。刮下来的卵粒在灵泉水中很快变得浑浊,渐渐沉入盆底。
“这样真能管用吗?“二柱子一边仔细地刮着卵粒,一边忍不住问道。
“灵泉水能抑制虫卵孵化。“苏瑶耐心解释,“就算有漏网的孵化出来,幼虫在这种浓度的水里也活不长。“
整个上午,田里都静悄悄的,只有村民们弯腰查虫时衣料摩擦的窸窣声。日头渐渐升高,汗水顺着人们的额角往下淌,但没人抱怨。每个人都明白,现在多费些功夫,将来就能少受损失。
到正午时分,统计结果出来了:共发现受害植株二十三株,主要集中在西边洼地附近。这个结果让苏瑶稍稍松了口气,看来发现得还算及时。
“从今天起,每天早晚各查一次虫。“她吩咐苏婉,“重点盯防西边那片。发现新的卵粒立即处理。“
然而,就在他们全力应对虫害的第三天,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了。
这天清晨,二柱子慌慌张张地从村外跑回来,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不好了!赵家沟那边闹蝗虫了!听说已经毁了好几块田!“
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在村里炸开了锅。蝗虫不同于二化螟,一旦成灾,能在短短几天内把整片庄稼吃得片叶不留。
“离咱们这儿多远?“老周急忙问道,声音里带着难得的紧张。
“就隔着一道山梁!“二柱子喘着粗气说,“风向要是变了,不用两天就能飞到咱们这儿!“
村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恐慌的神色。有人已经开始商量要不要提前抢收,虽然秧苗还没完全长成,但总比被蝗虫吃光强。
“慌什么!“苏瑶提高声音,压住现场的骚动,“蝗虫还没来,自己先乱了阵脚像什么话!“
她立即派了两个腿脚利索的年轻人去赵家沟方向打探具体情况,同时让老周组织人手,在稻田上风口的位置点燃艾草堆。浓烈的艾草烟随风飘散,在稻田周围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这能管用吗?“张婶一边往火堆里添艾草,一边担忧地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