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刘备,我是穿越者 > 第238章 正旦朝(各处会议)

第238章 正旦朝(各处会议)(2/2)

目录

至於代郡乌丸,太原、西河的匈奴,他还不放在眼里。

这段时间,操心少了不少,內部整肃也简单,不服从就杀,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

看著眾人的的模样,曹操也觉得人心可用。

因为除了他在以杀伐威人心,另外就是少不了刘备那边的“帮助”。

刘备方面一再苛待豪族,中州、河北豪族自然心中生怨,虽然对他篡汉的举动,眾人依旧不支持,但也不怎么反对了。

大汉天下,就该亡了!

刘秀都是依靠世家豪族起家,你刘备就不想依靠了

在听说江陵那里,陆续有兵家子,工匠家子的孩子走上仕途,这更让北地豪族牴触。

牴触了刘备,他们自然需要曹操这个效忠对象。

这一世,因为赵少杰的到来,曹操篡汉的风声,在乌林之战后就天下皆知,所以,原来歷史那种曹操升一次官,刺激一次汉臣的神经的事情,一下就刺激到位了。

刺激到位后,除了耿纪这种死脑筋的在应激之下,选择反抗之外,其他的人,更多的还是视情况而定,计较自己自己家族的得失。

而被一些汉臣寄予厚望的刘备,同样让他们无法喜欢起来,刘备治政,愈发的偏离他们心目中大汉。

曹操现在阻力,反而是越来越小。

在汉帝刘协不可能再有作为,刘备又创製不为他们所喜的情况下,曹操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眼看看情况的曹操,却並没有多高兴,他现在也不知道怎么了,还是觉得手下人有不少反对自己,校事依旧在大力监控地方个人。

正旦朝结束后,曹操返回寢宫,再一次召见了夏侯。

“元让,大汉到建安十六年而止如何”曹操开门见山地说道。

经过上次的谈话,夏侯对曹操的想法,已经有了一些洞悉,只是现在听曹操亲口说出,还是感到震惊,他少年时代,何尝不想做个汉家忠臣

“若真到了这一步,那孟德就去做吧!”夏侯惊惋惜说道。

曹操也不责怪,说道:“我称尊號,刘贼也要称尊號,到时候二帝並立,天下为谁所有”

“若是刘备胜了我可是要遗臭万年!”

“可是到了这一步,我不得不走,难道让我再去跪拜刘协把天下权柄交还给他他控制得了吗即便我给刘协,刘备会给吗那为了刘备做嫁衣”

“我不为刘备做嫁衣!”

听著曹操说出心里话,夏侯也无奈了,刘备根基势力已成,哪怕曹操愿意还政刘协,不考虑自已生死,也要考虑刘协能不能扛得住刘备!

“孟德不用说这些,大丈夫一世,该怎样,就怎样,这天下你打下,就是你的。

给了刘协,刘协也坐不稳!至於將来,我们握有中州,河北,岂能不是贫瘠南土,毁败西土的对手”

“当年若关东合一,武王、秦皇、高皇帝岂有天下”

曹操闻言,轻笑了一阵,頜首表示同意,刚要再说话,忽感头部不舒服,站起身来,说道:“元让,和我一起倒立!”

夏侯惊呆了一下,推脱道:“我、我就算了——””

魏国举行正旦朝,正派的汉家天子,刘协也在举办。

只是看著魔下汉臣,刘协几近绝望,汉臣已经凋零,许多人他都叫不上名字。

现在所有文武,都以魏国官位为荣,谁还在乎汉官身份

是以,堂堂正牌皇帝的刘协,正旦朝居然无比寒酸。

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出现在刘协面前。

甚至,这些人也不想来,可是他们没有魏国官职,还不得不来。

眾人上酒祝寿,刘协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他不知道说什么,这天下哪还有他的份儿。

许是太过失落,刘协竟端著酒杯,喃喃问道:“建安十七年朕还能见到诸君吗”

一句话问出来,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所有人然看著刘协。

刘协顿了一下,反应过来,自己失言了,他相信曹操暂时不会杀自己,但如果曹操称帝后呢

一想到这里,刘协愈发恐慌,心中十分害怕,甚至不顾礼仪,急匆匆离开大殿。

搞得大殿中的文武一阵错。

返回寢宫之后,刘协抱住皇后曹宪,哀声道:“皇后救我!”

因为曹宪三姐妹嫁给刘协的时间比歷史上提前了数年,所以,年龄比歷史上小了许多的曹节没有成为皇后,把年龄稍微合適的曹宪封了皇后。

可曹宪相比曹节,少了那么一点刚烈气节。

曹宪看著刘协,哀声道:“父亲如果要害陛下,我又能怎么样“忽地一顿,又道:“他会不会连我们姐妹一起害了”说著,自顾自哇哇哭了起来。

刘协看著曹宪少女哭泣脸庞,心中一颤,愈发感到绝望。

天家无亲情,曹操为了大位,估计连三个女儿都不会放过。

还有,他这么大年岁了,还找一个小姑娘求救命,实在可笑,可让他说了两句硬气话,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抱著曹宪,夫妻二人一齐痛哭。

不一会儿,还是曹节,曹华姐妹二人过来。

曹节宽慰二人:“父亲即便称帝,也要向天下展示仁德,不会害他们的。”

而在江东,孙权也在举行正旦朝。

因为领地小,各地主官,都督都被邀请。

孙权因为名位不够,也不好如刘备、曹操一样,搞什么仪式,就是在將军府的大殿之中,眾人坐在一起饮酒。

经过几个月的恢復,如今孙权领地,已经没有了造反的人,名义上和刘备结盟,归附刘备,至少也让黔首百姓,不在心乱。

大殿中,孙权和眾人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本来做为孙权魔下首臣的张昭,因为前面曹操南下提议投降,后续就逐渐失宠,许多大事儿孙权也不和张超商议,只是决定之后,才和张昭商量一下。

张昭倒是不在意这些,他唯一担心的是,无法完成孙策的嘱託,保护好孙家。

经过了上次的荆州偷袭战,张昭觉得,孙家割据扬州,鼎立天下的机会已经失去,现在该想想归附谁了。

可是他又小看了自己这位年轻的至尊,孙权的野心仍旧没有丟失,愁眉苦脸地嘆了口气。

这一点,立刻被顾雍看到,顾雍轻声道:“张公为何如此今日正旦,不乐乎”

张昭小声道:“天下不寧,贼臣迭出,曹刘已然成势,我等该何去何从”

顾雍看了一眼,正拉著凌统喝酒的孙权,淡淡道:“尽忠而已,將军要做什么,我们就隨他做什么,人力不可成,也是天意!”

哪怕是顾雍,也不在看好孙权,不过,他们已经答应陆逊,步调一致,支持孙权最后一次。

张昭听到这话,皱眉道:“可孙討逆嘱託我看好孙家,若是孙家诛灭,我有何面目去见討逆將军!”

顾雍看了一眼张昭,眼眉低垂,淡淡道:“天下事儿,岂是一人之力可成的以张公名望,无论曹刘,都会厚待,稍微留下骨血,也並非不可能!”

张昭闻言,愈发难受。

当年他想投降曹操,因为曹操代表朝廷,而且势大,不想曹操败北。

现在他担心孙家,可孙权雄心壮志不减,或许未必没有机会!

正在张昭陷入沉思的时候,孙权忽然走上主位,举起酒杯:“诸君都是天下英杰,和孤聚首江东,如今天下不寧,曹刘各自造逆,但二人年老,来日寥寥!”

“曹不小儿,乃一浅薄文士,刘禪小儿,乃一强裸幼童!”

“孤比二人,自问还是远远超出,蛰伏以待,天下之事,未可知也!”

“为我江东兴盛,孤敬诸君一杯!”

眾人听著孙权的豪言壮语,纷纷感到振奋,哪怕不振奋,也假装振奋,高声道:“愿我江东昌盛!”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