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兄长为何如此逼迫(1/2)
第233章兄长为何如此逼迫
“你呆在家里才会早逝!”
这句话听得赵少杰目瞪口呆,实不敢相信,诸葛亮居然说出这般话。
讶异地看了诸葛亮两眼。
诸葛亮也对赵少杰眨了眨眼,仿佛在说,谁说只允许你开这么过分的玩笑
赵少杰嘿嘿一乐,笑道:“不错,孔明也知道玩笑了。不过,这和你的身份不符啊!
你可是千古完人!和我不一样!”
诸葛亮哼笑一声,似乎对赵少杰评价不满,淡淡道:“大王在西巡视地方,士元为西进弹尽竭虑,我在此地监工,你呢窝在长安,宅门不出,即便出门,也是四处游览,我不该说你”
“至於千古完人,若无功业,岂算完人!”
赵少杰脸色一阵羞惭,嬉笑地拉过诸葛亮,二人並肩向前,其余人跟在后面。
“孔明不知,姜维、邓范、刘騫、王这些大將已经揽入怀中,还有王平、丁奉渡过交接时期,我感觉自己已经不需要做什么了!”赵少杰低声分辨道。
诸葛亮摇头,目光沉沉说道:“纵有这些灭国人才,然国力才是根本!”说著认真看向赵少杰,告诫道:“少杰岂能不知道,人之际遇,非人力所定,乃情势而定!若是秦最衰弱,岂有白起之功若大汉衰弱,岂有卫霍之功”
“不一样的基本,不一样的行事!”
“他们这些人確实良才,日后成就绝不会差,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国力支撑,他们未必有灭国之能。”
赵少杰一想也是,歷史上的名將,还是要作战资本的,毕竟,物质决定意识。
一个人的成就,可不简单是个人才智决定的。
见赵少杰深思,诸葛亮又道:“大王想把统一的大汉交给阿斗,你为首臣,岂能鬆懈你如此,臣下如何如今三辅百废待兴,你实不该如此的啊!”
赵少杰闻言,又是嘆息,想了想,道歉道:“我知道了。”
诸葛亮这才笑道:“少杰智者,我又何必担心呢”
说著,又说起工程方面的事情。
关中六渠,为郑国渠、灵软渠、成国渠、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其中漕渠以漕运为主,灌溉为辅,其余功能大多为灌溉。
刘备想要立足关中,自然需要修復这些水渠,想要东出潼关,同样需要修復这些水渠水利建设好了,才能耕种更多粮食作物,养育更多百姓,才能有兵打仗。
赵少杰和诸葛亮一边閒聊,一边巡视河工,站在水渠工地,忽然一笑,说道:“好像歷史上你就修了都江堰,还专门设置了官署!”
诸葛亮看向赵少杰,轻声道:“是么——”
或许是想到了歷史上的自已数次北伐无功,顿了顿,诸葛亮又喃喃道:“不一样的,不一样的。”
迎接来赵少杰后,诸葛亮就离开了,彻底把郑国渠这边的修工作交给赵少杰,他自已去其他水利建设工地查看。
隨著战事平息,荆州、郢州、益州已经彻底恢復和平,甚至日后再有大战,也不会落在他们头上,至少不会打入他们的地盘上。
三州开始把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作支援关中建设。
首当其衝,就是原荆州、郢州的劳工,大批量被输送到关中。
其实赵少杰搞错了一件事,皇宫中使用阉人,就是因为阉人比宫女力气大,只要是成年后阉割,人的力气不会损失太多。
现在郑国渠的工地上,就颇有荆州过来的阉人劳工。
赵少杰顶著炎炎烈日,每日在各地工地四处查看,看著热火朝天劳动百姓劳工,突然也有些后悔自己的懈怠。
这日,赵少杰坐在工棚之中,想了想,拿来毛笔,纸张,写下请罪的公文,让人给刘备送去,送走之后,又颇为鬱闷地说了一句:“莫不是诸葛亮举报的我”
想了想,又是摇头一笑,“管他是谁”
走出工棚,赵少杰照例巡视,此处负责的人,乃是一名青年人。
赵少杰看著对方,问道:“尔何人今年多大”
“卑下李扬,今年刚满二十!”李扬说道。
赵少杰一边走,一边看,再次问道:“哪里人啊”
“豫州人!”李扬说道。
赵少杰一证,刘备手下的豫州人不算多,他应该认识,看著对方一笑:“你父亲是哪一位”
李扬本来已露出了笑意,但文很快笑容收敛,轻声道:“卑下父亲已经去世,先父隨大王至新野,乌林大战后感染疫病去世,卑下奉母在老家,母亲死后,卑下来江陵投奔父亲,才知晓此事,麋荣侯感念卑下忠义,先父忠义,特许卑下入江陵大学求学。”
“卑下在老家也学习过,识得几个字,在大学对水利一途,颇有研究,故而被派遣此处!”
此话一出,赵少杰立刻瞪大眼睛,狂喜不已,想不到自己大学计划这么快已经开结果,有人已经开始出来做事了。
那种成就感让赵少杰无比兴奋,激动,一把搂住李扬的肩膀,笑道:“好小子,你当真是在江陵大学才学习的水利方面的知识”
李扬受宠若惊地看著赵少杰,点点头:“是。”
赵少杰激动地又多看了李扬两眼,笑呵呵说道:“你的同学中,还有多少人和你一样也是在江陵大学崭露头角,出来做事的”
“我州人刘风,他父亲也是追隨大王至新野,不过,他没有修学水利,而是学了律法,已经被派遣去地方做事!”
因为现在的知识还不算多,一个识字的人,专精一门,一两年就可以学的七七八八。
当然,如果非要在经文中寻章摘句,一字一句的给予注视,那几年远远不够,一辈子都不够。
赵少杰高兴地几乎都要跳起来,因为这些人才將来会组成刘备政权的中坚力量,哪怕这些人只是中人之姿,哪怕下人之姿,只能在某个方面发光发热,但也够了。
高兴的赵少杰立刻请李扬帮忙解释一些自己也看不懂的地方,其实他也不太懂水利建设,每日就是个橡皮图章,负责点头肯定。
但他大將军亲自巡视工地,更能激发眾人的认真程度。
而就在赵少杰监管工地为关中建设作贡献的时候,诸葛亮也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儿。
诸葛瑾快马加鞭,快船行进,不几日就从扬州再次来到了三辅。
诸葛亮接到消息,直接让人带著诸葛瑾来到了工地上。
二人一见面,诸葛瑾就拉著本就老长的脸缓步走近,距离差不多的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挤出一丝笑容,轻声道:“孔明啊!为兄又来了———”
诸葛亮看了看左右四周,轻嘆一声,把诸葛瑾请进了自己办公的工棚里面,他可不敢让自己兄长在大庭广眾下求自己。
兄弟二人对面而坐,诸葛亮奉上茶水。
“兄长来意,我已经知晓!”诸葛亮熟知了歷史后,自然猜测得到诸葛瑾的意图。
诸葛瑾苦笑一声,轻声道:“贤弟既然知道,可否答应”
诸葛亮嘆道:“孙仲谋还是不死心,想要再战一次往北还是往西往北倒还好说,但如果他再次往西,弟如何答应”
诸葛瑾此次攻来的任务还是和此前没有多大区別,一是想继续送孙尚香入刘备后宫,二是拒绝让长安派人进驻扬州的孙权辖地,三是希望在孙权主动进妹的情况下,给与资助,开放一些器利方面的技巧。
诸葛瑾见诸葛亮这样说,立刻说道:“我家將军下次定然北伐!我愿意为此作保!”
诸葛亮盯了一眼诸葛瑾,问道:“兄长的保证有用吗现在长安谁还相信兄长相信孙仲谋孙尚香嫁过来,不足信,兄长保证,不足信,哪怕孙仲谋自已保证,亦不足信!”
诸葛瑾一证,惭愧地低下头。
诸葛亮继续道:“所谓用孙尚香修復两家情谊,以示盟好,根本无用,用赵少杰的话说,江东眾人的信誉,在长安已经破產了,除非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否则,没必要做这些结亲、盟誓,然后提要求的举动。”
诸葛瑾闻言,眼神垂下,长长嘆息。
可一想到孙权遣送他过来那期待的模样,以及面对当前处境,孙权为难的挣扎。
诸葛瑾还是再次抬起头,坚持说道:“此次绝对真心盟约,孙女郎乃我家將军同胞亲妹,岂会有假我家將军前为吕蒙所欺骗,才铸成大错,如今,我家將军已经明白,曹操才是大汉奸贼,我军来日必然呼应贵军,北伐曹操!”
诸葛亮听后,只是摇头。
诸葛瑾见诸葛亮这副模样,眉头一皱,眼神一紧,恨不得给诸葛亮跪下,当然,他不可能给诸葛亮跪下,而是站起身,深深施礼。
诸葛亮自然不敢承受,赶紧拉起诸葛瑾,气道:“兄长为何如此逼迫!”
诸葛瑾抬起头,已然泪流满面,说道:“兄自侍奉至尊,便许下要辅佐至尊成就大业,如今至尊势力衰微,我为臣下,深感自己无能,而让至尊落到如今境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