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安排(1/2)
第390章安排
“老四,你应该没有意见吧“
朱元璋的目光投在一旁正襟危坐的朱棣身上。
judy訕訕一笑。
开玩笑,爹决定的事他能有什么意见。
况且,他也早就不爽朱祁镇好久了。
就和老爹说的一样,这狗日的朱祁镇,將大明前几代的积累全都毁於一旦。
此刻的朱祁镇如果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恨不得掐死这王八蛋。
“爹,我没意见,不过,直接射杀朱祁镇是不是太便宜他了。
judy的发言令得场上眾人一惊。
原本他们以为,太祖皇帝对陛下的惩罚已经够严厉的。
毕竟那可是將陛下贬为庶人,外加直接射杀的。
结果,太宗皇帝竟然还嫌这个惩罚不够
“与其费力地保下这王八蛋的性命,不如直接听天由命,运气好他被射杀,
运气不好,哼哼。“
伴隨著朱元璋的冷笑,眾大臣只感到一阵不寒而慄。
连被射杀都能算是运气好,那运气不好又是如何的待遇
“高炽,你可有意见“
敦实的朱高炽,此时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连祖父与老爹都同意了,他还能有什么意见。
”祖父,孙儿没有意见。“
祖孙三人谈话一字不落地落在了孙太后的耳中。
坐在椅子上的孙太后,此刻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的力量一般,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一切都完了。
太祖不仅是將祁镇贬为庶人,並且,还打算射杀祁镇。
驀然间,孙太后从椅子上滑落,跪倒在地。
”太祖,还请饶祁镇一命吧。“
”孙氏,別急,还有你。“
伏跪在地的孙太后,震惊地抬起头,看向龙椅上的朱元璋。
“你身为太后,本应以国事为重,以社稷为念,辅佐幼主,匡扶朝纲。
而你却不知勤政爱民,反而放任王振等奸佞之徒,致使朝纲败坏,国势日衰。
身为太后,未能尽到辅佐幼主之责,朱祁镇年幼即位,本应虚心学习,勤勉治国,却因为你的纵容,致使他宠信奸佞,荒废朝政。
前不久,朱祁镇轻率亲征,不顾群臣劝阻,一意孤行,导致土木堡之变,数十万將士惨遭屠戮,大明江山险些倾覆!
你本应及时劝阻,匡正他过,却因你之昏聵无能,致使大明蒙羞。
你之罪,罄竹难书!
来人,將孙氏带下去,打入冷宫,取消皇后,太后之名,死后牌位不得放入太庙祭祀。“
台下的诸位大臣均是一脸错愕地看著眼前的这一幕。
他们没想到太祖皇帝竟然会对太后动手。
要知道,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太后可是出力颇多。
而且,太祖的这个惩罚,未免太重了一些。
所谓的太重,指的並不是前面废除皇后太后一事。
因为废除皇后,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发生过了。
宣宗陛下废除了胡皇后,改立了现在的孙太后。
他们真正惊讶的,是后面陛下取消了孙太后的牌位。
在大明,歷代皇后死后,其牌位是能够放入到太庙中,与皇帝一道,享受著后人的供奉的。
如果不出意外,百年后,孙太后的牌位將会被放入太庙中,摆在宣宗的旁边,受后人祭祀供奉。
但是,现——
太祖皇帝將孙太后废除了。
这么说的话,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
宣宗陛下不会孤家寡人的在太庙中吧。
就在大臣们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有一人站了出来。
“太祖陛下,关於太后的处罚,会不会太过严重了一些,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多亏了太后出来主持大局。“
眾大臣一脸惊悚地向著说话之人的方向望去,他们想看看,究竟是何人胆敢触太祖皇帝的霉头。
不过,看到来人后,眾人的脸上均露出了毫不意外的神色。
因为说话之人,乃是兵部侍郎,愣头青于谦。
“你是何人”
见有人站出来为孙氏辩驳,朱元璋很不开心。
”回陛下,臣乃兵部侍郎于谦。“
坐在边缘的朱高燧小声地和朱高煦说道。
”二哥,看,于谦。“
”去去,不用你说,我自己会看。“
得知说话之人是于谦后,朱元璋脸上的不快消失不见,转而露出一副欣赏的神色。
于谦,那可是在大明的史书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
京师保卫战便是出自他的手笔。
歷史上的祁鈺能够顺利登上皇位,也离不开他的帮助。
至於他为什么欣赏于谦,那是因为于谦极为符合他的胃口。
于谦本身为官清廉,即使曾经大权在握,但是被赐死后,他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財,仅有祁鈺赏赐的蟒袍。
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在王振掌权时不阿諛奉承,即使面临牢狱之灾也不屈服。
皇帝向他询问事情,他也实事求是,没有隱瞒,也不躲避嫌疑怨恨。
祁鈺也知道于谦的秉性,所以对于谦的奏请没有不听从的。
甚至可以说,土木堡之变后的于谦,已经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
不过,相较於其他人的权倾朝野,他对于谦的“权倾朝野”丝毫不担心。
因为于谦和其他人不一样。
例如洪武朝的宰相胡惟庸,在登上宰相之位后,一时风头无两,他直接就开始了拉帮结派。
只要是个正常的皇帝,都不允许此类事情的发生。
於是他便將胡惟庸干掉了。
但是于谦不会,他是一个直肠子,直言献策,即使得罪人也不在乎。
事实证明,他確实得罪了不少人。
有不少曾经受过他恩惠的人,最终也反对他。
这就使得于谦在朝中,那是人人敬而远之的存在。
但是,对於皇帝而言,这可就太棒了。
人人敬而远之,意味著不存在结党营私的可能性。
这就註定了于谦註定是一个孤臣,无法与其他大臣同流合污,他的背后,就只有皇帝。
他就是皇帝手中的一柄利剑。
但是,令人有些唏嘘的是,最终祁鈺与于谦的结局算不上好,在狗日的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时,于谦竟没有反抗。
最终,他只能將之归结为,于谦忠於的,从来不是一个皇帝,而是大明。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夺门之变如今肯定不会发生。
而没有夺门之变,大明在祁鈺与于谦的带领下,势必会蒸蒸日上。
“于谦,既然太后出来主持大局,那她可曾做下过什么是决定死守京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