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地雷(1/2)
第86章地雷
是夜,通往德州的官道上。
觉罗巴哈纳、石廷柱二人疾驰赶奔德州。
“马上就到德州城了,全速前进。”
王鰲永在他们俩人后面跟著,本不想多言,可见他们二人不要命似的赶路,忍不住提醒道:
“二位將军,我们如此疾驰,也不曾派探马查探军情,就这么过去,是不是太急了些”
觉罗巴哈纳听过翻译后,当即喝斥过去,“急什么,兵贵神速,就这我还嫌慢。”
石廷柱相对要柔和些,“王侍郎,你是文官,没有带过兵,有所不知。”
“明军精兵,皆在九边。如今明廷的精兵,不是被歼灭,就是投降了我大清,要么就是投降了李自成。“
“到如今,明军哪还有什么精锐。最多不过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101看书找好书上101看书网,101.??超方便全手打无错站
“再说了,山东,我大清又不是没打过。”
“去年,我大清勇士在山东缴获人畜无数,也没见明军能怎么样。”
“如今,崇禎皇帝都死了,明军的北兵死的死、降的降。剩下的,儘是一些残兵败將,不值一提。”
“夺城之功,就在眼前。”
“王侍郎,你就等著跟在我们身后捡功劳吧。,对方如此自信,王鰲永却还是有点不安。
王鰲永虽是文官,但他当过郧阳巡抚、户部侍郎,並非对军事一窍不通。
而且,王鰲永是山东人,对於山东的情况,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山东虽然去年已经被清军打烂了,但清军也绝非如石廷柱说的那样在山东如入无人之境。
事实恰恰相反,清军的第六次入关,损失极大。
当然,明朝的损失更大。
儘管山东已经被打烂了,但若是组织得当,山东並非没有一战之力。
作为山东人,又曾在大明朝为官,王鰲永不得不提醒道:
“《周易》有:君终乾乾,夕惕若厉,咎。”
“位將军,还是当为上。”
这次,觉罗巴哈纳没有再骂王鰲永废物,因为他听不懂,他在等著那汉军旗的翻译在给他翻译王鰲永刚刚说的话。
那汉军旗翻译倒不是不想翻译,而是他也没听懂。
后半截的大白话,还能听得明白。
前半截的那句古文,真是一点不懂。
石廷柱有点文化,但也只是有点文化。
常见的经典名句,他能听个差不离,像《周易》这种,他就从未涉猎。
王鰲永看这几个人那懵懂的样子,心里这个痛快。
蛮夷就是蛮夷,一点文化都没有。
不过,他也不敢太过托大。
大清朝不是大明朝。
在大明朝,王鰲永敢指著明朝皇帝的鼻子骂。
在大清朝,王鰲永同样敢指著明朝皇帝的鼻子骂。
“就翻译后半句就了,这两句话意思差不多。”
那汉军旗翻译如蒙大赦,赶忙实时翻译过去。
晚了,以觉罗巴哈纳的脾气,挨骂都是轻的。
“废物!”
觉罗巴哈纳的骂声不出意外的出现了。
“真是胆子小的和老鼠一样。”
石廷柱一直没有说话,他在一旁仔细想著,王鰲永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山东已经唾手可得,也不急於这一时。
他看向觉罗巴哈纳,“要不,咱们还是先派人去侦察情况,然后再作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