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爭做责任编辑(1/2)
第155章爭做责任编辑
《人民文学》编辑部。
李有思的稿子在小说组爭了一天。
最后还是王蒙来分配稿子的,毕竟是总政直接递过来的稿子,人家又没有要求给那位编辑,加上是一流作家的稿子,自然谁都想要得到。
最后在两个人之间角逐。
崔道义站起来,一拍稿子,扯过来!!
他说道:“我是小说组组长,稿子应该让我来修改。”
第一次《我的团长我的团》发表的时候,崔道义並没有接手。那时候他就是小说组组长了,王蒙托他改稿子,他有事情拒绝了。
那时候的刘心武就无所谓,拿走改了。
当然这次不一样,李有思是畅销作家了。
而且李有思的稿子终於是风水轮流转,又转到了他们《人民文学》杂誌社,《鬼子来了》质量上佳,所以大家都有心思要拿走。
“上次李有思的稿子是我改的,这次应该也是我。”刘心武不甘示弱,一把压住稿子,两人分庭抗礼!
“哎!等等,老刘,你过天不是要去作协开会你凑什么热闹”
刘心武不满意了:“我有事情,你就没有事情啊作为编辑代表,我记得奖项评选,也有你的事情吧”
北平四大名编,《当代》章钟諤、《十月》张守仁、《人民文学》崔道义、《收穫》
朱伟——虽然名额有变,例如朱伟、张守仁也有说是龙世辉、章德灵的。
但是崔道义倒是一直作为《人民文学》的代表,一直都是承认的四大名编之一。
这种有名的编辑,上头评选自然是他的事情。
“——两人爭什么呀!”
周明说了句:“要是抢不明白,给我算了唄——”
“呸呸呸,你凑什么热闹。”
“对呀,你来干什么。”
“——”
经过一阵討论,王蒙处於中庸平衡的原则,最后说道:“还是把稿子给老崔吧,人家都这把数岁了,心武你担待点——”
“哎,还是主编明鑑!”崔道义接受了《鬼子来了》。
回到座位上面就开始改起来。看《鬼子来了》这篇小说的时候和王传洪看的一样,里面有很多黑色幽默和象徵意味的东西。
崔道义看稿子就喜欢看这种,让他解析起来有一种特別入迷的感觉。
而且李有思一直以来都是塑造形象的高手,这一点在文坛也是大家都深知的事情,这一次又是突破了自己以往的带著一点模板化的角色。这一小说的人物是极其的讽刺的。
特別是这个“愚民”形象的马大三。
以往他都是得过且过,但是当日本兵以“联欢”为名屠村后,马大三的懦弱瞬间崩塌,他提著菜刀衝进日军营地疯狂砍杀,最终被国民d军队以“通敌”罪名当眾斩首。
这个角色的悲剧在於:他从未主动选择战爭,却被战爭彻底吞噬;他的善良被视为愚蠢,他的反抗被定义为“越界”,成为乱世中底层个体命运的缩影。
《鬼子来了》和《我的团长我的团》一样选择了国民d为背景,这样是有好处的,毕竟国民d確实腐败严重,能写的故事更加多样,而且写这些东西才不容易审核
“写得是战爭,但是確实十分现实主义的东西,和《追风箏的人》一样—较之更加深刻了,《追风箏的人》显然是有一些商业化的用途的!”
“而且並不是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他解构的是战爭,而不是模板化的鬼子和士兵——人才!!”
崔道义在这里喃喃自语。
刘心武看到了,拍拍老头子肩膀:“都看一天了,待会下班了,你还在改稿子”
“哦!我才看完两遍呢!理解不够深。”
“看两遍,理解不够深你胡说什么呢”
“改稿子最重要的是,我自己要把它研究透,不说成为文学批评家,但是至少也有看得懂写得啥內涵吧这小说写得好,所以多看了一遍。我觉得再看一遍再改改。“
刘心武竖著大拇指,这老登真敬业。
编辑部没有隔夜仇,何况《人民文学》还是刘心武老东家,以前这些编辑还是改他稿子的编辑,所以就算被抢走稿子了,他也没什么记仇的。
“稿子让给你了,待会请我吃饭啊!老崔。”
“行。”崔道义点头,举著稿子一挠头:“十一月没定稿吧过两天继续插队吧。“
“可以。”李有思的稿子插队都成为了老规矩了,刘心武自然没什么问题。
崔道义继续建议:“我觉得还可以增加一下首印的数量,不能只是十万册,应该要有三十万册!”
“你这说组的还要管家印刷数量的事情”
“那不样,上次《我的团长我的团》一书难求的场面,你又不是没有见过。”
李有思卖的最好的书,一直都是《我的团长我的团》,第二是《落叶归根》,其他的还没排上號。
《鬼子来了》作为和《团长》一样的具有扶持的小说,军队的订阅量显然不会少,所以首印三十万確实是应该的。
~
两人给王蒙提了整个建议。
王蒙都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但是徘徊了一下:“这个建议確实是具有建设性的,我查查今年还剩多少纸张用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