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2/2)
霍!
“那方便,我要去湖南!你有什么想要带的特產没,我给你带回来一点。”李有思问道。
“帮我带一碗剁辣椒嘛!有时间看看有没有腊肉—这些就够了。”邮递员高高兴兴说道。
然后两人商量了一会儿。
李有思先给了三十块钱的生活费,只要人家带点剩饭骨头过来就行,这一只狗一只猫饿不死,而两棵树也渴不死就行了。
邮递员挥手离开。
第二天李有思开始收拾东西。
每一次出去旅游,李有思都会买几身比较乾净朴实无华的衣服。
他先是跑去了百货商场。
最近几年就开始逐步取消各种票了,去年不发布票和絮票,通行了30年的布票就此废止。因为这事情当年还引起来了不小抢布匹活动。
当时李有思还在战旗待著,所以没受到什么影响。
在百货商场,直接去了牛仔裤的店,牛仔裤结结实实的。一条需要二十多,李有思买了五条。
“红岩牌”衬衫,今年蝉联全国衬衫评比第一名,李有思买了两件。“梦特娇”短袖是中外合资建立的,和外国沾边就贵不少,也需要四五十呢李有思拿了几件好看的。
一共了五百多。
没有郑渊洁的一条袜子贵这老前辈自己搞了一个杂誌,然后给自己开分成,他这算不上版税,但是真让他赚的盆满钵满了,然后他有点飘飘欲仙。
见到了一根里面有银碎的袜子,卖五百!这个年代五百的袜子,他还买了几双说是要驱邪。比百万资產的李有思还骚气,不愧是前辈。
中午。
北平前几日都是小雨,今日就是大太阳了。
今天又不太一样,李拓说是要给李有思介绍一个新人朋友。
文坛里面对於新人的扶持其实很常见,因为文坛的新人比起来其他的行业更难混,贫富差距大,这也是为什么李拓被年轻人谨记了。
李拓旁边站著一个潦草的男人:
“这位是最近投稿给我的作家余华了,让我给他介绍一些杂誌社,我说隨带著带他来见见前辈。”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淒凉的神情;动著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態度终於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李老师(老爷!)——”
李有思似乎打了一个寒;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李有思也说不出话。
“李拓老师带我来见见你,没想到真的是您啊!”余华立马又变了顏色,接著他才衝过来在李有思身前转了一圈:
“说实话,我回家的时候看见新闻都给我震惊了,真是牛逼,过几个月不见了,你搞了一个『寻根文学”笔会,还获得了全国优秀小说奖!哎呦!一听我心里就流血啊!”
“......”
李拓问道:“你们俩认识”
余华仿佛要流干了眼泪,他出来一句话:“原本我们俩是一起改稿子的革命友谊,没想到他一跃成为文坛前辈。”
李有思笑著解释道:“我写《落叶归根》的时候,余华的一篇短篇不也在我后面当时我们俩是一个宿舍改稿子的,编辑都是周燕如老师。”
李拓说道:“倒是我多事了!”
他嘆口气,在屋子里面到处瞧,最后看到了那一辆红色的本田摩托车,问道:“你什么时候买摩托车了”
李有思说道:“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感觉代步有点麻烦,你也不是不知道我有时候需要东城西城的到处跑,骑自行车太慢了。”
李拓则是不断抚摸著摩托车的座垫,著实是羡慕。
单行本是真赚钱,李有思是真赚钱啊!
“你单行本都卖了多少钱了啊”余华好奇问道。
“”.你还是不要问的好,这种问题太伤人自尊了。”李拓说道。
“没事,我心理比较强大。”
“也就四百万加两百万加两百万美国那边只有五十万。”
“.—怎么这么多””
李有思说道:“《落叶归根》和《十二生肖》都发表了一年了,有两百万很正常吧”
两人羡慕了一阵。
李有思立马岔开了话题:“小余同志来北平了,好列得好好招待一下。”
李拓跟著李有思去做饭。
“哎,他新书给的你”
“对,我看了他的类型,准备让老林发在杂誌上面。”
“啥名字”
“《十八岁出门远行》。”
李有思转头看过去:“哦!余华同志,现在引领新时代了!”
《十八岁出门远行》作为余华的成名作,其实在85年的时候就创作出来了,但是《北平文学》老规矩,这种上不去又还算合格的稿子,就会压著,於是压了一年才发表在87年的一月刊上面。
属於先锋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逗你玩的。”
三人在屋子里面吃完饭。
李有思送走两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