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荷兰人?不足为惧(1/2)
第266章荷兰人不足为惧
苏拉威西岛,虽矿產资源丰饶,但势力盘根错节,雨林广袤无垠。
若欲在此有条不紊地开展开矿事宜,所需成本必定不菲。尤其当荷兰人涉足其中,局势更显错综复杂。
曾柏神色凝重,直言道:“矿脉既已探明,其所在之地固定不变,无需急於一时。
当下,首要之务乃是全力开垦婆罗洲,特別是將剩余的两个小国收入囊中,实现全岛统一,此乃重中之重。
若贸然介入苏拉威西岛事务,不仅徒增诸多麻烦,更易引发外交衝突。依臣之见,可暂且搁置。”
徐煒目光沉稳,注视著这位首相,隨后扭头环顾眾人,问道:“诸位可有其他见解”
“臣以为,未必要诉诸战爭手段。”哈恩恭敬地拱手,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苏拉威西岛毗邻婆罗洲,而距巴达维亚较远。
且据所知,岛上尚未发现如金矿这般的贵重矿藏,仅存有一些煤、铁矿。
於我国而言,煤铁资源需求甚殷,多多益善;而荷兰人向来执著於香料等贸易,对实业兴趣缺缺。
既然如此,我国何不尝试將苏拉威西岛买下亦或退而求其次,以低价购得荷兰人治下的部分区域。
如此,既能避免兴兵动武之劳,又能直接获取一处立足之地。”
“荷兰人会应允此事吗”刘阿生面露疑惑之色。
“他们定会同意。”哈恩轻笑一声,解释道,“一则我国如今兵威正盛,令其有所忌惮;二则苏拉威西岛开发多年,荷兰人从中获利有限,实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之地。”
“若真能以钱財购得,此计倒颇具可性。”就连曾柏,也不禁轻抚鬍鬚,頷首赞同。
徐煒听闻眾人之言,亦缓缓点头。
自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后,欧洲各国的资本运作已然步入新阶段,金融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
实业,逐渐沦为资本体系中的中下层。
毕竟,实业不仅利润微薄,且风险巨大。
一场又一场的金融危机,致使大量工厂主纷纷破產,不得不仰仗银行家,沦为其附庸。
英、法等国是循序渐进地走向脱实就虚之路,而荷兰,却是迫於无奈不得不如此。
荷兰国土狭小、人口稀少,在实业领域难以与英法抗衡,只能凭藉金融、贸易维持生计。
甚至连海军补充军舰,都不得不从英国购置新式战舰。
说白了,像荷兰这般的小国,在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根本毫无竞爭力可言。
其本土的重工业本就寥寥无几,更遑论殖民地了。
“可派人前往巴达维亚一试。”徐煒轻轻拍手,语气篤定,“价格应控制在五万英镑以下。倘若荷兰人不识好歹,执意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便休怪我国不客气了。”
魏国日益强势,对荷属东印度的忌惮已大幅消减,甚至在心理上占据优势。
近年来,魏国海军发展迅猛,总吨位从两万吨跃升至三万吨,力压荷兰,称雄南洋。
其麾下五万正军,三万守备军,实力雄厚。
可以说,只要英国人不出手干预,整个亚洲便无人能与魏国匹敌。
“如今我国造船厂正著力建造千吨级蒸汽船,待技术成熟,能造出两千吨级船只时,即便面对亚洲的英国势力,朕亦有与之较量的底气!”
徐煒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气,旋即又迅速恢復平静。
英国,目前並非他的敌对目標,能避免衝突自然儘量避免。而登上列强之位的踏脚石,他瞄准了几年后在凡尔赛宫被普鲁士公然羞辱的法国。
待其国內局势大乱之际,魏国便可一举打败法国海军,击溃其陆军,从而躋身列强之列。
越是畅想未来,徐煒的心情便愈发澎湃激昂。
“陛下,西婆罗洲总督府,此前下辖四府,前不久又新添马辰府,其管辖地域,已占魏国之半壁。”曾柏眯起双眼,拱手出列,神色郑重,“时移世易,西婆罗洲总督府,恐已到了该罢黜之时。”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气氛瞬间凝固。
徐煒听闻,中指不自觉地轻轻敲打扶手,显然陷入了沉思。
在这凝重的氛围中,哈恩与刘阿生对视一眼,又偷偷瞥了瞥一脸义正言辞的曾柏,心中暗自感嘆:不愧为首辅,胆量著实惊人!
谁都知晓,紫金伯徐灿,乃魏王的亲兄弟,深受魏王器重。
前些年,朝臣们甚至隱隱將其视作继承人,直至嫡长子诞生,此议才渐渐消散。
即便他前往西婆罗洲任职,在朝廷之中,尤其是勛贵阶层,依旧拥有极大的影响力。
魏王看重,勛贵支持,功勋卓著,何人敢轻易冒犯也唯有一人之下的曾柏,才有胆量提及此事。
“等等!”忽然,哈恩心头一紧,暗自思忖:“徐灿若被免,必然要回京,那岂不是极有可能入阁我这次辅之位还尚未坐热呢!”
见哈恩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刘阿生微微摇头,心中暗笑:“这傻洋人,这会儿才反应过来。”
徐灿若回京,对他这个可有可无的末席阁老影响不大。他入阁本就是对兰芳旧人的安抚之举,隨时可能离阁。要不是为了维繫家族地位,他早就告老还乡了。
眾人就这样静静地等候著魏王的抉择。
而对徐煒而言,这抉择並不艰难。此前他將亲弟弟调至西婆罗洲,便是为了削弱其在朝堂的影响力。
如今西婆罗洲局势渐趋稳定,也该让其归来了。內阁现有四人,位置恰好合適。
“西婆罗洲总督府辖地確实过於广袤。”徐煒微微点头,神色严肃:
“枝强干弱,非魏国之福。紫金伯恰好尚在京城,可即刻召其还京,直接入阁。如此,西婆罗洲总督府便无存在之必要了。”
“陛下圣明!”眾人齐声称讚。
“陛下,依臣之见,不妨晋紫金伯为侯。”曾柏沉声提议:
“西婆罗洲能有今日之安稳,马辰府得以顺利建立,皆离不开伯爷之功。封其为侯爵,实乃理所应当。”
徐煒略作思索,便同意了这一建议:“晋其为三等侯吧。魏国的首个侯爵,想必也足够威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