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半殖民经济(2/2)
茶叶、生丝、瓷器、蔗、药材等物大量外销,尤其是茶叶,其出口份额大幅攀升,超越安徽、江西、浙江等地,使福建一跃成为茶叶出口第一大省。
每年数百万两白银的出口额,福州焉能不繁华
“这福州看似热闹非凡,不知百姓是否愿意迁移”抵达侨联司福州分站后,徐武径直问道。
“头儿,您看到的皆是表象!”分站的汉子苦笑著回应道,“出口赚钱的儘是那些大豪商,不知多少普通人家因此破產。”
原来,福州开港后,虽大量商品得以出口,但同时也遭受了工业品的猛烈衝击。
英国人以印度廉价布,以市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倾销,致使眾多布行、染行纷纷倒闭,许多家庭收入锐减,民生愈发凋。
与此同时,洋行把控生丝、茶叶、等物资的採购,肆意压低价格,导致不少中小工坊难以为继,相继破產。
其他诸如制铁业、印刷业等行业,亦在逐步衰败。虽说称不上百业凋,但整体经济形势正缓缓下行。
开埠对於农业国而言,无疑是小农经济遭受打击,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经济,成为列强的原材料供应地。
“这便好呀!”徐武哪里懂得这些深层缘由,他只知道福建百姓生活困苦,便於开展移民工作,心中不禁一阵窃喜:
“如此甚好,此前迁移了诸多浙江百姓,此次倒是可以將目標转向福建人了。”
言罢,他又摇头道:“福建有一点颇为棘手,此地宗族聚居现象严重,迁移起来恐难以掌控。”
“头儿,下官以为可拋出娶婆娘这一诱饵,將福建的单身汉吸引过来,如此一来,哪还会受宗族束缚”
“哈哈哈,你倒是机灵!”
徐武放声大笑,这不要宗族、吸引单身汉的主意,恰如其分地解决了难题。
且说胡雪岩,带著一千杆燧发枪、五千斤火药以及紧缺的三千石粮食,率领一支百余人的车队,一路东躲西藏,歷经艰辛,终於抵达严州府。
此时,府城外的楚军正有条不素地操练著火枪。
左宗棠对洋枪的態度颇为开明,虽未做到全面模仿西方军队,但也学到了五六成的精髓。
“胡老板,你此番可是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呀!”左宗棠望著一车车的粮食,喜形於色,“一应销你且记好,日后必定给你补上!”
他並未提及让朝廷报销之类的话语。楚军脱胎於湘军,本质上仍是团练,一切军需物资皆依赖自给自足。
浙江向来富庶,只要徵收厘金,財源自然滚滚而来,又何愁养不起军队
胡雪岩自是满口应承。虽说在楚军尚未成功之前,这些许诺犹如镜中、水中月,但他甘愿冒险一试。
“那短毛竟愿助我”左宗棠轻抚长须,面露疑惑,“粮食倒还在其次,如此数量的火枪火药,即便有钱,也殊难购置。”
“太平军阻止其移民,故而双方结怨!”胡雪岩笑著解释道,“不过,对方还有个条件,便是请您应允其移民之事。”
“与其让浙江百姓忍飢挨饿,倒不如让他们南下!”左宗棠神色淡然,“这短毛好歹也读过圣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