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1/2)
“陈总的四五十亿.要多久?”刘永好问道。
“两三个月吧,有一批股票很快减持。”
“可是.下月中旬,他们要开换届会,要把我的两个席位收回一个,另外支持我的一位董事可能会被换掉,留我一个人,孤掌难鸣了。”
“换董事要开股东大会表决,你手里离否决线到底差多少?”
“差4%左右吧,你吃进2%,应该够了。”
实际上刘永好有31.3%的支持,只差2.7%,但若有陈学兵吸收流通股加入投票,双方占比又会被稀释一点点,3%是个基本线,他又多报了1%。
其实下次投票踢出他这一方,他掌控的基本面不仅不会少,有些支持董的股东还有可能反水,因为有些人可能不愿意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
他本来也有赌心,有陈学兵加入,胜算更大。
陈学兵缓缓点头:“我知道了,一个月内,我的增持会到2%以上。”
“但是.陈总要支持我反对股东关联交易.可不容易,这是董事会决议,九个董事会席位,得拿到五票,大多数同意才行,一月份我提案《限制股东关联交易》,被董事会否决了。”
“多少票否决的?”
“七比二。”刘永好老脸都有点泛红了。
“咝——”
陈学兵扬起眉。
好家伙,你拢共俩席位,七比二?
支持你的董事呢?
搞半天是你支持人家是吧?
人家要被踢的时候找你帮忙,要杜绝关联交易的时候,连人家都反对。
你这不还是孤掌吗?
不过,站在刘永好这个角度,好像也只能拉拢一切可能拉拢的对象。
对面的国军扫过来了,山头上还站着个土匪,人家要剿他还要顺手剿匪,那土匪便也是盟军了。
刘总在民生过得不容易啊。
“慢慢来吧。”陈学兵抹了把额间的汗水,悠悠叹道。
他在民生可不止能接触一个刘永好,卢志强也在他的海外投资船上。
卢志强因为利益问题反对刘永好,但对他的态度可不一定会这样。
董事长董闻标若见他势大,搞不好也会来拉拢他。
他的短期目标,只是拿到民生话语权,收获地位,压制明天系而已。
银行大股东,仅合法权益就不少。
一、优先认购上市公司向银行低价定增的股份,也就是辛梦真曾经跑断腿的南钢增发股那种事情,他坐着便能得到。
二、内部价接包不良资产,违约的地产项目资产包,只要他看得上,不需要走法拍这一步,还能拿到最全面的项目信息。
三、银行分红,这年头的银行分红还不错。
四、优先获取核心企业订单信息,凡是向民生借款的企业经营信息有变动,必须向银行告知。
就算不告知,也有权查。
民生市值只有1200亿,可去年存款总额有7770亿,贷款总额5543亿,这个数字还在攀升,民生手里掌握的信息太多太多了。
五、银行业务参与权。
六、QDII外汇额度。
七、银行贷款低息议价权,就算不搞关联贷款,但有民生大股东的身份,他在别的银行那里也会有些特权。
八、长征融资银行通道议价权。
九.
太多了。
其中很多特权,都是以前需要花大量时间沟通才有可能得到的,另外还有一些信息,是他费尽心思也无法获取的。
这些东西对其他银行股东不一定有用,但在开挂的他这里,甄别信息的能力要远远强于别人,有些商机不到跟前他根本想不起来,甚至想起来了也要深度了解和分析,分析透了还不一定能参与,他缺的就是信息的广度和参与能力,有这个身份加持,就像把许多赚钱的业务菜单放在他面前让他肆意勾选一般。
国际上许多顶尖财团百年犹在,靠的便是这样开挂般的情报和关系,对他来,便是挂上加挂。
这还只是一家民生,要是在招商、浦发、兴业这样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都拥有一席,那地位几乎与财阀无异了。
换句话,这种核心金融信息垄断其实也是比较危险的,还是悠着点好。
年初碰头会他就给阚治冬定了目标:搞定两家,足够了。
像刘永好前世曾担任过民生、深发展银行董事、兴业股东,东方集团也做过民生董事,浦发股东。
他对规则红线的理解,便是在人家的前车下,稍微放开亿点点。
呸,亿.
咳,放肆习惯了。
一点点,一点点。
这个真的只能一点点。
蒸完桑拿,刘永好主动约饭,到了静安里弄的一家装修精致的餐厅,上了二楼。
也没点菜,老板娘按照新鲜食材安排。
上海本帮菜馆,竟然掺杂了川菜灯影牛肉和蒜泥白肉卷,两个菜味道都不错,并且结合了沪爷的格调,摆盘非常精致,想必为了留住刘总这位贵客费了不少心。
确实也很有远见,刘总招待的客人都非凡客,陈总品尝过后便叫来老板娘留了电话,打算以后在上海生活如果不想吃食堂,可以在这家店点外卖,贵不贵的也无所谓了。
俩人聊了聊成渝经济圈的事,也聊到了刘永好的二哥刘永行。
刘永好家里是四兄弟,他是老四。
四兄弟80年代变卖了家当在成都搞养殖,做出个中国民营第一的希望集团,到95年分家,做了四家公司。
老大大陆希望,老二东方希望,老三华西希望,老四新希望。
这个二哥刘永行分家以后转行做重工业,在内蒙古包头圈了块荒地开发,搞了个“工业超级全家桶”,堪称省钱鬼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