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达瓦里氏,咱们是同志啊(2/2)
此刻翻译王文丽再次陷入了死机状态,一脸的纠结。
这次倒不是因为李学文厚脸皮的缘故,而是这个“同志”的称呼。
国军之间互称同志这些年虽然不常用,但也不是没有,李学文一个国军将领,称呼苏俄武官为同志,其中的政治意味可就太不一般了。
王文丽虽然不是专门搞这种事的中统,但是作为经过专业训练的军统成员,对于政治上的敏感点和潜在风险,还是有着本能的警惕,用眼神疯狂示意这个称呼的风险。
跟王文丽深入交流了好几天,王文丽的提示,李学文也能看懂,当时便笑呵呵的道:“怕什么?中统那群人不敢找我麻烦,瓦西里同志是咱们的国际友人,叫一声同志怎么了?体现团结嘛,翻”
“好吧”
眼见李学文都这么了,王文丽只能硬着头皮翻译。
彼得罗夫听到这个称呼,眼神再次微妙地闪动了一下,句实在话,他现在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李学文了。
在华夏也待了不短的时间了,像李学文这样的国军高级将领,他还是第一次见。
短暂的沉默过后,彼得罗夫没有应下这个称呼,但也没有纠正,只是将话题放在武器装备上:“关于装备的交接,我们初步设想是,包括飞机在内的所有武器装备,将完整的移交给您方。
“轻型装备和火炮坦克将通过陆路,经西北通道运抵贵部指定的接收地点。”
“至于那三十架飞机以及配套的弹药,燃料和必要的地勤人员,飞行员,陆军重武器教官将分两批通过空转场的方式,飞抵您指定的机场”
苏俄人给出的援助方式合理吗?那是相当的合理,但是李长官则是相当的不满意。
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李长官肯定是要的,但是陆军装备教官,李长官表示大可不必。
就你们给的那些重武器,除了坦克外,剩下的李长官一个都没看上。
都踏马的啥玩意,全都是老古董。
76毫米野炮是沙俄时期的产物,还参加过日俄战争,115毫米榴弹炮是一战时期英格兰援助给苏俄的老家伙。
除了武器老旧李长官不想装备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长官还打算从系统里买些俄制武器搞一个标准的俄械师。
要是你们的教官跟着来了,那本李长官还怎么从中做手脚。
当即李学文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不不,尊敬的达瓦里氏,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重武器教官就不必麻烦了”
“贵国支援的这些先进装备,已经是雪中送炭,天大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再劳烦贵国的优秀人才,远离故土,来我们这条件艰苦的前线呢?这太让我们过意不去了”
彼得罗夫微微一怔,没料到李学文会拒绝技术人员,连忙解释道:“李将军,这些重装备的操作和维护相当复杂...”
“哎,达瓦里氏,您这就看我们华夏军人的学习和钻研精神了,只要给完整的技术手册就行....”
“这...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