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大椿八千岁(2/2)
大椿虚影轻轻晃动枝桠。无数道“生机露”从叶子上滴,顺着光流往下飘,分成两股:一股朝着青宸石像飞去,一股朝着扶摇子的方向下——
先碰到石像的生机露,刚沾到基座的碎渣,就发生了神奇的变化!之前崩塌的基座停止掉渣,蛛网般的裂纹里,竟钻出“细的石芽”,石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很快就覆盖了半块基座,石像倾斜的趋势不仅停了,还微微回正了几分;残躯上的裂纹也不再冰冷,而是泛着暖光,之前消散的青宸虚影,光点竟开始重新凝聚,透明的轮廓渐渐变得清晰了些。
另一股生机露在扶摇子身上,更是奇迹——他白发里突然冒出“青丝”,之前枯竭的气血重新涌动,渗血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左胸的七德纹虽然没完全亮起,却也泛着微弱的青光,风瞳里的青绿重新变得明亮,能清晰看到大椿虚影上的生灵笑脸。
“我...我有力气了!”扶摇子猛地站起来,活动了下手臂,之前的疲惫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激动地抱住飞过来的鲲,“鲲你看!我们都被救了!”
鲲在他怀里蹭来蹭去,金红鳞翅也变得更亮,胸口鲲祖的印记与大椿虚影共鸣,竟长出“道的鲲形光”,绕着它飞了一圈,然后钻进石像的裂纹里——鲲祖的残魂,也在生机露的滋养下,变得更凝实了!
青宸虚影的变化更明显。
透明的轮廓已经恢复到之前的凝实度,金红翎羽披风重新变得清晰,左眼的太初息风核心也恢复到之前的亮度,虽然还不能话,却能微微晃动左肩,像是在对夜空的大椿虚影道谢。石像残躯上的石芽还在生长,很快就爬满了整个基座,甚至在断口处,都冒出了“道的石臂雏形”,显然是在孕育新的手臂。
大椿虚影的枝桠轻轻摆动,像是在回应。接着,它缓缓消散在归墟的夜空里,光流重新变成无数道光点,朝着各自的江湖飞去——它们完成了使命,把生机留给了守护者,也把“逍遥道的念想”带回了自己的家园。
归墟的生灵们也赶来了。机械佛童骑着剩下的半座莲台,数据莲眸子里满是激动:“是大椿!是众生的生机聚成的大椿!我们真的救了青宸尊和扶摇子尊!”;虫族女王抱着幼虫,看着扶摇子恢复生机,甲壳上的慈悲纹泛着光;反抗军首领、暗佃族长、周坤的灵体...所有人都围着石像和扶摇子,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扶摇子抱着鲲,走到石像旁,轻轻抚摸着基座上的石芽,又抬头望着星光离去的方向,风瞳里满是感动:“之前我们守护他们,现在他们守护我们...这就是‘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吧?不用话,却能在对方需要时,跨越九万里赶来。”
青宸虚影的左眼轻轻闪烁,像是在认同他的话。石像断口的石臂雏形还在生长,虽然缓慢,却充满了希望;基座上的石芽泛着暖光,将太初之门衬托得格外温暖。
维度海的风重新变得温和,太初之门渗出的息风带着大椿的生机,远处的江湖还在亮着灯,之前的危机仿佛都成了过往——青宸没有消散,扶摇子没有枯竭,石像没有崩塌,这一切,都是因为“被守护过的生灵,从未忘记守护他们的人”。
一场关于跨文明救援、大椿凝生机、绝境新生的篇章,在大椿虚影的消散与石像的新生中,画上了暖燃交织的**。而卷十五“江湖夜雨”的“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也在这场星光奔赴里有了最动人的诠释:所谓莫逆,是哪怕隔着九万里维度海,哪怕属于不同文明,也能在对方绝境时,不约而同地伸出援手,用最纯粹的感激,聚成能逆转生死的生机。
扶摇子抱着鲲,站在重新焕发生机的石像旁,望着星光离去的方向,风瞳里满是坚定。他知道,这场救援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未来,他们会继续守护太初之门,继续传逍遥道,而那些曾被他们守护过的江湖,也会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在需要时,再次聚成跨越九万里的星光。
大椿的生机还在石像里流淌,青宸虚影的光点还在凝聚,归墟的暖光,正照亮着守护与被守护的江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