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总华探长死了,我是港警一哥! > 第180章 他好像很爱国?(3/3)

第180章 他好像很爱国?(3/3)(2/2)

目录

「好,我会严查他的政治立场。」秘书赵龙答完,没再追问。

表面上,作为警队总督察,算半只脚踏进高层。说都不用说,政治立场肯定站港。

因为,目前警队还未出现过「北派」,「陆派」

中英协议刚开始谈,港人眼中,内地有没有实力,收回港岛,都还是一个未知数。

既使,有识之士,看得出北方强势,携朝战之威,睥睨英犬。可硬实力跟政策,又是两回事。

在当局做官的公职人员,谁敢赌身家性命?

而大社的职责,便是发掘可合作的爱国人士,为谈判添力,为建设加瓦,为中港修桥梁。

赵龙看过档案,疑惑道:「社长,林天盛一口一个生意,买凤凰院线,只是为发行电影。」

「连拍一部戏,都要拿许可证换,不太像爱国人士。」

王菊生脸上褶皱很多,眼神格外睿智,出声道:「他的档案,乌漆嘛黑,完全是港英走狗,不法分子。」

「但不排除,他在遭到调查后,有所反思。今天的谈话里,虽然他在聊生意,但展现出来对内地的信任感,在支持统一的商人人士身上都少见。」

新华社、国内参政党,地区商会都兼具情报职能。

例如,「致公会」负责海外华侨,洪门成员,港岛,新加坡地区的统战。港澳新华社有外交职能,进行情报搜集。

「民革」负责台岛地区统战...

因此,王菊生亦负责情报工作,常和商界,政界人士打交道。能清晰感知到,即使是行动上,愿意支持和统的人,对内地持有一种怀疑。

也许,文化,传承,血脉,让他们支持国家。但动荡年代的不安全感,已然刻入灵魂,呈现出来的面貌是:态度摇摆,立场不坚,下注不全。

只有极少数坚定爱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是愿意全力支持,无理由信任的。对于这类人,国内也是给予回馈,充作表率,立作标杆。

然而,他却敏锐察觉到,林天盛呈现出来的矛盾,明明立场,身份都是当局的枪,当局的狗。

为什么,却又好像很笃定,国内开放能成功,相信国内的未来?

假设一个人相信民族,国家能繁荣,那么,自然愿意为民族,国家献力,是天生的爱国主义。

赵龙面带思索,出声道:「我多深入,多作调查。」

或许,社长讲的没错,因为,立场会变,人心会变。

连林天盛自己都没意识到,收购左派院线,索求上映许可证,还有言语间的表达,已经被大社代表捕捉。

到底是后世来的人,见过国家发展的成果,明白时代方向。

知晓自己身在警队,暂时不宜牵涉北方,低调为主,可身上浓郁的「大国主义」,还是瞒不住有心人。

类似的味道,在后世人人都有,根深蒂固,甚至不觉得特殊。

就像「大国子民无法和小国寡民感同身受」一样,在当今,他对国内抱有信心,便是一种极为奇特的现象。

如皓月下的萤火虫,尤为引人瞩目。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