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抗战:从远征军开始在东南亚崛起 > 第350章 大结局(一)

第350章 大结局(一)(2/2)

目录

战斗一开始双方打的不分胜负,因为李幼盛的主力部队并没有上,而是使用了孟加拉地区的三哥。

如果不是这个地区太过于富饶,李幼盛是真的不想要这一片区域。

整个孟加拉坐落在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上,大部分地区为洪泛冲积平原,土层深厚且肥沃,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85%的地区为平原,耕地面积占所有面积的60%以上,如果深度开垦,耕种面积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一个天然的大粮仓。

中南半岛地区,虽然物产丰富,但是真正能够大规模种植粮食的地区并不多,所以李幼盛才会将目光放在孟加拉。

以前是没有实力染指,现在有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动手。

而李幼盛没有派出精锐部队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孟加拉地区的人太多了。

李幼盛用当地人组建的部队和印度军队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孟加拉部队背后是李幼盛的部队,同时还有老美军工复合体买来的的大量的军火,而印度背后是英国。

双方在拉德克利夫线这条上千公里的边境线上进行了十年的战争。

印度方面投入了超过三百万的军队,孟加拉地区也动员了两百万的军队。

双方在这里谁也没有取得进展,最终印度方面不得不承认,李幼盛控制了孟加拉地区。

而在这个十年的时间内。

澜沧的实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因为和老美有着贸易协议,澜沧的货物,源源不断的在老美倾销。

前八年,老美那边一直没有发现太多问题,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出口大于进口。

有些人哪怕看出问题所在,但是也没有人敢说出来,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老美这边发现,他们内部充斥着大量的澜沧制造,而自己本土的制造企业不少都纷纷关门。

澜沧虽然每年要从老美这边进口大量的货物,但是很多货物都是军工产品,这些军工产品大部分又是和李幼盛有着利益相关的企业。

出口给李幼盛的产品,一块钱的利润,李幼盛拿出大概三到四毛,虽然不至于是左手倒右手,但是这让老美在和澜沧的贸易之中,损失不小。

而李幼盛赚到的这些钱,并没有放入私人的腰包之中,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钱从老美转移到了澜沧,并且将这些钱投入了到了澜沧的建设之中。

澜沧的制造业在和老美的竞争之中,加上李幼盛的补贴,发展的十分迅猛,同时军工方面,因为和老美的深入绑定,基本上老美有的,李幼盛都有。

而澜沧又有李幼盛在做引路人,很多澜沧内部偷偷研究的一些高精尖的东西,李幼盛这里有,而老美没有。

双方的实力,从一开始肉眼可见的差距,开始逐步缩小,在到现在,李幼盛不敢说实力超过老美,至少说可以和老美掰掰手腕。

而李幼盛一直没有和老美翻脸则是在等。

等一个机会,一个老美病重的机会,一个可以彻底崛起的机会。

一场石油危机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瓦解,这是老美最虚弱的时候。

……

……

……

pS: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创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写,同时这本书写的不行,成绩也不太好,所以准备结局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