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随身灵泉 > 第二百四十五章凝露出炉

第二百四十五章凝露出炉(2/2)

目录

莫天扬眼眸闪烁了几下,“也行,不过一定要确保安全。”

陈宏利哈哈一笑,“从池塘冰封,打孔喂鱼就是他们这些人,大家伙已经习惯了,绝对没问题。”

“行,你现在就联系一下他们,明天等九点暖和点,咱们就凿冰抓鱼。”

次日九点多,大院的池塘边热闹起来。陈宏利他们这些人穿着水裤下了池塘开始凿冰,池塘边聚集了不少闻讯过来看热闹的村民。

天气虽说寒冷,可多少年来他们吃鱼都得花钱在县里买,这现在莫天扬的池塘要出鱼,他们都想要看看捕鱼的过程。

莫天扬站在池塘边,看着凿开的冰层,他不由得咧了咧嘴,这还没有进入数九寒冬,可冰层的厚度已经有一米多,这每一天光是凿冰喂鱼就是一个体力活。

当陈宏利他们将冰层凿开一个大口子,将里面冰块都捞出来,有了氧气,冰窟窿中一下有了成群的大鱼。

"开始吧!"随着他一声令下,陈宏利他们拿起抄网。抄网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落入水中,马上就有大鱼在网中翻腾跳跃。

"好家伙,这条草鱼少说也有十来斤!"胡振南提着一条还在扑腾的大鱼,兴奋地喊道。

不到一个小时哪怕是没有撒网,湛蓝色的冰面上已经铺几十条了肥硕的大鱼,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围观的村民们都瞪大了眼睛,目光中满是惊奇与羡慕。他们都知道莫天扬挖池塘养鱼,却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这些鱼竟能长得如此之大。

"这么多大鱼,该不会是喂了饲料吧?听说饲料催出来的鱼腥味重得很。"

"你可别瞎说!天扬买鱼苗的时候我就在场,大的都有七八斤了。这一夏天,天天看着他们喂菜叶、碎玉米和谷粒,都是正经粮食。"

"没错,我虽然没吃过,但胡标他们都说这池塘里的鱼味道特别好。县城里最火的青木轩,用的就是天扬这里的鱼。"

村民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莫天扬都听在耳里,却只是微微一笑,继续指挥着众人将捞上来的大鱼运到岸边,等待张学涛派来的货车。

随着汽车引擎声由远及近,只见张学涛裹着一件厚实的貂皮大衣走了进来。莫天扬不由得摇头失笑——昨夜通话时,张学涛明明说今天太忙会派伙计过来,没想到还是亲自赶来了。

"涛哥,不是说今天有事来不了吗?"

张学涛朗声大笑,目光却被岸边那些还在扑腾的大鱼牢牢吸引:"天扬,这鱼......也太多了吧!个头还这么大!"

"池塘水质好,加上一天三顿精心喂养,想不长大都难。"莫天扬笑道,"今天捞了大概五百多斤,你看......"

"细水长流,饥饿营销,这可是你教我的。"张学涛眨眨眼,"就这个量正好,可不能一次性把市场喂饱了。我还指望用你这些鱼给我们酒店打招牌呢。"

莫天扬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别看这池塘不大,开春时我可是投了三万多斤鱼苗。照一天五百斤的量,足够卖上好几个月了。"

张学涛哈哈大笑:"让他们先称重,我找你有正事要说。"

"走,回家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回到屋内,莫天扬看见刘思雨俏脸冻得通红,不由得关切地问:"你这是......"

"刚才在外面看你们打鱼,看得入迷了。"刘思雨搓着冻僵的双手,"没想到这么冷。我去给你们沏茶。"

待刘思雨奉上热茶后便知趣地回了房间,张学涛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天扬,我刚才注意到捞上来的都是普通鱼种,怎么没见着银刀和黄磷?连螃蟹都没看到一只。"

"涛哥,银刀和黄磷在外界还没出现过,一旦上市必定会引起轰动。“莫天扬正色道,”而且这两种鱼数量有限,不急着出手。你不如先帮我打听一下动物保护部门的态度。"

经商多年的张学涛立即会意。如今国家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银刀和黄磷作为青木山特有的珍稀品种,私下品尝几尾或许无妨,但若公然上市销售,难免会惹来麻烦。

"那你池塘里的小龙虾和普通螃蟹总没问题吧?鬼面蝎、金膏虾不能卖,这些常见的应该可以?"

"这个没问题。"莫天扬点头,"自从结冰后,一直是宏利他们在细心喂养。待会儿我去看看,捞些上来瞧瞧肥不肥。"

"你这一天喂三顿的功夫,肯定肥美!"张学涛迫不及待地站起身,"现在就去看看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