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间谍入府(1/2)
两路巡阅使衙门的招聘还在继续,每日应聘者多达数百人。
这一日,来了位少女,自称十九岁。
“是来应聘厨娘或者绣女么?招满了,去别处吧!”
巡阅使内宅所用人员全由富柔亲自把关,不是三十五岁以上的老嫂子都不接受报名,况且真的招满了。
来人娉娉婷婷,打扮清淡利落,从袖子中抽出一份荐书。
庆阳侯府推荐的,说是给府里做事的商人杜氏之女,前年因为押运货物,半路被山匪劫了,京中剩下这么一个独女。
因为读书识字,心高气傲,一心想着回到冀州再兴家业,所以至今未嫁。
侯府因生意失败,已经无力支撑她北上,所以特推荐他来巡阅使府任职,挣些银钱,复兴杜家。
“你要应聘何职?”
“小女子自幼随在父亲身边经营盐业,是以对河北地理、人口、世家、皆有了解,想应聘府中文书一职。”
招募人员本想按照夫人意思把她撵走,可看了侯府的荐书,只好勉强让她参加笔试。
试卷一共六部分,又长又怪,杜巧芸看了一眼心说侥幸,要不是特意准备了,怕是今日连一百个字都写不上。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题,相对简单,不过是用文字回答一些社会常识。
第二部分就难了,要根据地图,标注出来山川、河流、城池的名字,参考书只有一张粗劣的河北全域图。
好在她已经花钱买了试题,又怕不牢靠,还狠补了一些资料。
到了第三部分,变成了计算,这个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一道坎。
大宋府学、县学并不直接教授算学,唐宋的明算科,那都是要你自学成才的,朝廷只负责考试。
题目倒不太难,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
后面几部分也是,都是些实用学问,跟科举不沾边。
最后一题,“请简要阐述,河北隐匿人口与河北发展之关系。”
答完了题,杜巧芸累的像是浇了水,半块身子都湿透了。没成想,应聘个文书,居然要会这么多题目。
交了卷子等判题,过了差不多一刻钟,一个长相不似宋人的大鼻子白皮女人出来,给了她优等的评价。
“可先做三等秘书试用,时间半个月,到期双向选择,若是觉得不合意,便可以拿了钱走人。”
“这位女先生,可否问一下,三等秘书是最低的么?”
白皮女人点了点头,转身回屋,再无应答。
杜巧芸心中升起巨大的不甘,我堂堂杜九郎之女,居然沦落到应聘个文书都要从三等做起?
好好好,等我来上班的,一定要看看,二等一等的,都是何等风流人物。
回家里等了一日,衙门张榜公告,这一批应聘成功的人开始接受岗前培训。
地点既不在衙门,也不去李府,而是到了东京大学的一处学堂。
第一堂课,先讲保密条例。
林林总总,一共四十七条,包括了日常装束,人员对接,资料取用,档案管理、言论管制等等一大堆内容。
不但要懂,还要熟练记忆,培训结业之前抽查不合格,立即清退。
这把她累的,背一篇课文才几百字,这特么破条例谁写的,一点也不精炼,跟棉裤腰一样长。
背诵必须严格按照原词原句,背差了一个断句都算是错误。
课间休息,学员们完全是道路以目,生怕说错了一句话就被开革。
巡阅使衙门,一个月十贯的薪水,还包吃包住,上升空间巨大,谁也不想成为那个先被淘汰的人。
第一天,背诵三千七百字,以后半个月的培训期内,随时抽查。
当晚,在梦里她都在背条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