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带路党(1/2)
十月八日,清晨。
沈城桃仙机场的候机厅内。
尽管国足历史性出线的狂喜经过一夜的发酵稍有沉淀,但许多准备离开这座城市的旅客脸上,依旧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谈论昨夜的余韵。
王盛一行人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和无数窥探的目光。
他依旧是那身简单的深色休闲西装。
李晓冉和高媛媛跟在他身后,略施粉黛,但难掩倦容,安静地扮演着同行者的角色。
周星星则戴着帽子和墨镜,将自己隔绝在人群之外,保持着惯有的沉默。
通过贵宾通道,一行人迅速登上了最早一班飞往京城的航班。
头等舱内,空间宽敞而静谧。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抬升,穿过薄薄的云层,将沐浴在晨光中的沈城逐渐缩小为地图上的一个点。
王盛靠在舒适的座椅上,侧过脑袋,目光透过舷窗,望着下方飞速掠过的、如同模型般的田地和城镇,脑海中清晰地回放着登机前李婷婷打电话来汇报的内容。
新线影业……米拉麦克斯……
两家好莱坞公司,两种截然不同的合作模式,几乎同时递到了他的面前。
米拉麦克斯,哈维·韦恩斯坦那个贪婪的胖子,开出的是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北美版权买断价。
姿态高傲,带着典型的好莱坞式掠夺性,试图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将一部在亚洲已证明其巨大商业潜力的电影纳入囊中,然后利用其娴熟的“平台式”发行和可能的奥斯卡公关能力,在北美市场攫取超额利润。
至于电影本身的文化属性、导演的创作意图,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可随意修剪的枝叶。
这是一种短期、一次性的交易,几乎将卖方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
而新线影业,通过成龙的经纪人陈自强传递来的信息,则展现出了另一种思路。
他们同样对《功夫足球》感兴趣,但更看重他王盛本人,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正在急速膨胀的中国电影市场渠道。
他们提出的是一种“互换市场”的潜在合作模式。
新线帮助《功夫足球》以相对体面的方式(可能包括一定的本土化剪辑,但承诺允许出品方参与宣传)进入北美,而王盛则需要利用其在中影盛世院线乃至更广泛内地市场的影响力,在未来为新线出品的重点影片提供排片上的“便利”,确保其在黄金档期获得优质资源。
这更像是一种战略层面的试探与利益捆绑。
米拉麦克斯的买断,看似简单直接,实则是将命运和大部分收益拱手让人,符合那个年代绝大多数面对好莱坞“垂青”时惶恐又欣喜的亚洲电影人的选择。
但他王盛不是。
我他妈都登顶中国电影行业了,还要跪着要饭吃,那还混个屁了。
新线提出的模式,虽然复杂,需要博弈,却暗含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主动权。
王盛几乎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在美国霸权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哪个市场能真正避免好莱坞的文化倾销?
即将到来的入世,不过是让这倾销变得更加“名正言顺”和规模化而已——进口片配额将从10部增加到20部。
既然无法阻挡,那不如利用这规则。
他看重的,是入世前后,以及那个刚刚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全球事件所带来的,短暂而珍贵的“历史机遇窗口”。
不可描述事件如同一次突如其来的地缘政治地震,瞬间改变了美国的战略焦点。
FK成为了压倒一切的核心议题,为了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与合作,美国迫切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