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旅长旧伤复发,陈铭的办法(2/2)
“七上八下对于其他人来是形容心情的,对于李云龙来,形容的就是他这个人了。”
陈铭也笑着开玩笑道。
“哈哈,听你这么,我倒是想见一见这名干部了。”
参谋长笑着道。
“那机会肯定不,炮兵支队的政委,就是原先李云龙独立团的政委。”
“以李云龙的性子,你担任炮兵支队支队长后,以后少不了能见到他。”
陈铭开口道。
“那我得见识见识这名声名远扬的‘烈马’了。”
“把独立团调到包头,我看是合适的。”
“现在冬季了,包头的鬼子油料库被炸掉之后,已经失去了向外突围的力量。”
“这段时间,包头的鬼子也没什么动作,像是定死在了包头等到救援一样。”
“所以我们在包头,就不用放那么多部队了,抽出部队筹备与鬼子的决战更为合适。”
“李云龙的独立团有五千多人,装备在补充苏械后已经不差了,战斗力有保障。”
“加上其他几支部队,围困包头已经足够。”
“就算包头的鬼子想要拼死一搏,也无法短时间内冲出包围圈,咱们有足够的时间调兵围歼。”
参谋长赞同了陈铭的提议。
包头的鬼子,对于现在的战局来,确实算不上特别大的威胁。
要不是冬季不好调动大军,加上包头的城防防御被鬼子修得不错。
包头的鬼子早就能被包饺子吃掉了。
可以,现在包头的鬼子,只要是兵力装备足够,战斗力不弱的部队。
继续围困下去,便能组建磨灭包头的部队,获得巨大的战功。
当然,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明年的战斗中,独立支队的防线不能被鬼子的几个师团打穿。
只要鬼子的支援部队无法打穿独立支队的防线,将物资运输到包头给包头的鬼子回血,那他们的战斗力就强不到哪里去。
毕竟现在过几天就要正式进入43年了,鬼子的颓势已经非常明显,各线战场都遭遇了挫败。
能够调配的精锐兵力,资源都极大的缩减了。
鬼子的治安部队中,未成年兵,老龄兵的占比提升。
粮食,弹药,燃油全面短缺,后勤体型已经接近崩溃。
一些鬼子,甚至因为饥饿而造成了非战斗减员。
就拿以前战士们最喜欢吃的,鬼子的牛肉罐头来。
现在已经开始用鱼肉,猪肉冒充牛肉,甚至一些罐头直接用牛血浸泡杂粮。
我军战士对于鬼子牛肉罐头的评价,从珍馐变成了“猪食”。
鬼子的变化,作为独立支队的参谋长,他当然能看得出来。
所以才定论,包头的鬼子战车师团已经不是特别大的威胁了。
毕竟只是一支组建了数月的装甲部队,还没训练多久,就被独立支队赶进了包头。
这种部队又有什么战斗力了。
要是换成其他的鬼子战车师团,参谋长就不敢下这种定论了。
因为那些战车师团组建时间长,训练时间也长,就算被炸掉了两个油料库后。
依托剩余的油料,组建一支规模更的坦克部队突围,依旧有巨大的威胁。
“既然如此,我后天先去一趟旅长那里,找旅长商量一下,然后向总部打报告。”
陈铭开口道。
调动李云龙,肯定是要和旅长商量的。
不过陈铭没什么担心的地方,毕竟旅长知道自己的治军风格。
不可能像孔捷和丁伟一样,把独立团和李云龙也给搂过来。
而把独立团调到包头后,等独立支队打完了正面战场的大战后,转过头对付包头时。
独立团也能参战,在其中获得战功和物资。
包头的鬼子,那可是一个装甲师团的部队和物资。
虽然被独立支队炸掉了一部分,但依旧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陈铭和参谋长统一了调动独立团到包头的意见后,接下来开始条轮调其他什么部队一起去包头。
最后制定好了一套调动的方案,陈铭把方案收好,准备找旅长的时候带上。
两天后,陈铭带着调动方案,踏上了前往旅长所在的位置。
经过几天的跋涉,在警卫部队的保护下,陈铭顺利抵达了目的地。
“旅长,旅长,我来看你了!”
刚进部队机关,陈铭就加快了脚步。
进入旅长的房间时,陈铭没有遭到卫兵的阻拦,卫兵只是向陈铭敬礼。
以陈铭和旅长的关系,整个机关的干部,有谁不认识陈铭?
进入房间后,陈铭就闻到了一股子药味,旅长坐在火炉旁。
看到陈铭来了之后,脸上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想要站起身,却脸上微白,有些龇牙咧嘴。
陈铭一愣,赶忙上前扶住了旅长,避免对方摔倒。
“旅长,这是怎么了?”
陈铭关切的问道。
听到陈铭的关心,旅长忍着疼痛笑了笑:
“老毛病了,天一冷左腿就容易疼,今年冬天还特别冷,甚至连走路都走不稳了。”
“你子现在看我这幅样子,不会笑话吧。”
陈铭一听,顿时明白了。
旅长在1927年8月会昌战役中,左腿胫骨、腓骨被打断,膝盖肌腱断裂。
当初医生甚至建议截肢,但旅长最后坚持保下了腿。
后续因为治疗不及时且随军转移,他的腿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再之后全面抗战爆发,旅长要长期指挥部队野外作战,这伤就一直没好。
加上心脏留下的后遗症。
可以,旅长的一生伤痕累累,却从未停止为革命燃烧自己。
对于这样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了一声的人,陈铭又怎么可能会看笑话呢。
“旅长,这话的,老虎都还有打盹的时候,我哪能看您的笑话呢。”
陈铭心疼的道。
他的心神沉浸了下去,看着自己徽章系统中,两门熠熠生辉的徽章。
“五级医疗徽章:提升100%的治愈率。”
“五级恢复徽章:提升100%伤病恢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