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老同学最亲(1/2)
支书林老四考虑再三,决定把魏晓婷安排到水泡子那边,就是路平安和莽子所在的执勤点。
那边如今只有莽子和外号铁柱子的白彦斌,再安排个人也不是不行。
当支书宣布了各知青分配的地方,知青们都没有意见。
在她们看来,魏晓婷的成分不好,分配到最偏远、人数最少的地方难道不是应该的么?
殊不知水泡子那边才是整个大队最好的去处,没有之一。
此时莽子已经成长起来了,充足的营养让这孩子跟吹气球一般,个子猛地往上窜。
他的一手打猎的本事也已经登堂入室,枪法精准,加上采些药材和山货,每年都不少挣钱,更不缺肉吃。
去水泡子那边不说别的,吃的肯定好,还没人管,更不用没完没了的参加学习会,做思想报告,多少人做梦都想去那边。
就这,还是路平安不在,要不然,那边的生活更加美好,直奔小康水平。
津市的几个女知青悔的肠子都青了,原以为是脱离苦海,早知道去其他地方还是没完没了的干活,她们还不如一直待在水泡子那边呢,最起码这边吃得是真好啊。
只不过后悔也来不及了,支书不放话,她们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该待在哪儿待在哪儿,该干什么干什么。
第二天,知青们按照分好的位置,由屯子里的老人儿带着,前往不同的执勤点和生产小队。
魏晓婷不用说,肯定是吴大伟负责送去水泡子那边了,原本应该同行的小马泡借口腿疼肚子疼,外加脑仁儿疼,嘿嘿笑着跑回家躲懒睡大觉去了。
吴大伟帮忙背着魏晓婷简单的行李,一前一后越过齐膝深的玉米田,走向一望无垠的原始丛林。
夏天的森林闷热潮湿,好在此时季节还早,蚊子小咬不多,只需要时不时用手挥一下就行。
在林子里走了一段路后,吴大伟放慢了脚步,魏晓婷慢慢追了上来,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起话来。
就如同经别人介绍认识的小对象,两人一开始还很不好意思,无非就是问个好,问问同学的近况,回忆一下当初无忧无虑的校园时光。
随着话题的深入,彼此对各自中学毕业后的遭遇有了了解后,一对儿年轻男女慢慢开始聊的话题多了起来。
"魏晓婷,你爹妈如今的工作还没落实?不应该的吧?不是说调查清楚了么?为什么不恢复原来的工作?"
"我爸妈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敢再去学校了,所以……有些不太好安排。"
"不去也好,反正学校里现在也不让教其他的,除了抄大字报就是背语录……"
"其实我能感觉得出来,我爸妈还是想回学校的,只不过如今的环境已经不适合他们了,何必自找麻烦?"
"唉,多少好老师都受到了牵连,你记得咱们当初那个数学老师么?"
"谁?"
"就是外号老尼姑那个啊,挺严厉的,老是批评咱们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说我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你说的是吴老师吧?"
"嗯,对。
她和她丈夫去了新疆建设兵团,据说那边不错,累虽然累了点儿,但是吃得好,天天有白面,而且不受针对。
去年秋天那边成立的新中学,她又拿起了课本,教那边少数民族的学生。"
"那挺好啊。"
"所以你爸妈估计也快了,等以后京城这边风气变了,学校那边还得邀请你爸妈重新教课,建设国家总不能全靠一堆睁眼瞎吧?"
魏晓婷被一鼓舞,似乎心情好多了,忍不住笑了。
"呵呵,其实我刚来这边时,周围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心里面挺害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