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317章:既以文教而不明,当以兵戈而代之

第317章:既以文教而不明,当以兵戈而代之(2/2)

目录

那一道温情脉脉,写满了“同舟共济”“君臣一体”的最后面纱,被皇帝亲手残忍地撕了下来,露出了其后血淋淋赤裸裸的真相!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避税了!

这不是商人的贪婪,也不是民的狡黠!

这是决裂!一种从思想根源上,与大明朝廷、与朱氏江山的彻底决裂!

这哪里是避税,这分明是在等朝廷垮台,是在等大厦倾覆!

他们是要在这片废墟之上,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建起他们自己的万世基业!

他们甚至已经在盘算,当大厦倾倒的那一刻,要如何引导倒塌的方向,才不会砸到自家的后花园!

孙传庭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只觉得喉头干涩得仿佛要冒出火来。

从未有过的刺骨寒意直冲脑门,那是比面对千军万马的敌人时更加深沉的恐惧与绝望。

朱由检静静地看着他们二人脸上那副天崩地裂般的表情,随后站起身,走到二人面前,声音沉重如山:

“国运即我运。”

他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孙、洪二人,一字一句地道:“这五个字,是朕的信条,也该是你们身为大明臣子的信条!

士大夫,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个人的荣辱兴衰与大明的命运休戚与共,紧紧相连。国若将亡,何以为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他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失望与愤怒:“可如今,朕骇然发现,在江南那片号称礼仪之乡的富庶土地上,竟有那么一个庞大的、有权有势的群体,早已将这五个字,篡改成了——‘我运即国运’!甚至……是‘我运,关国运何事’!”

“所以,他们不愿意交税,绝对不是简单的自私自利,也不是一时的鼠目寸光。这是一个集本朝制度之弊、经济之困、官场风气之腐、文人心性之变于一体的——痼疾!”

“在他们的利益算盘上,大明江山的存续已经与他们自身的家族富贵,彻底脱开了干系。非但如此,甚至已经形成了深度的对立!朕要剿寇,要御虏,要中兴大明,就必须加派,必须征税。而朕的每一个举动在他们看来,都是在挖他们的墙角,动他们的钱粮!”

皇帝负手在暖阁内踱步,一边走,一边用更为直白更为冷酷的语言,将这个群体的画像描摹得更加清晰。

“在江南,他们建立了一个自家的水陆码头,一处自成一体的铁桶江山。在这方天地里,他们的族法家规比朝廷的律法更好用;他们豢养的乡勇护院,比官府的衙役更得力。他们在这里收租、放贷、断案、征税……俨然一个不受朝廷节制的‘朝廷’!”

“他们将朝廷的任何国策,任何为了挽救危局而做出的努力,都视为是坏了他们安乐局的搅事之人。他们巴不得北方打得越乱越好,朝廷越穷越好,这样,便没有人有精力来管他们,他们便能在这片乐土上,永享富贵。”

“他们天真地以为,凭借着手中的财富和粮食,无论这天下最后换谁来坐江山,他们都可以像商贾贸易一般,与新主子讨价还价,继续维持他们的体面和富足。

他们以为无论是姓朱的皇帝,还是姓甚名谁的流民,甚至是关外的建奴,都需要他们这些贤达来帮助治理地方,都需要他们的钱粮来稳定人心。”

“他们的根,早已不扎在大明的社稷江山,而是盘结于自家的宗族、乡党、田庄、店铺之上。江山可以换,朝代可以改,只要他们的田契、房契、借据还在,只要他们的庄园和生意还在,对他们来,就没什么不同。”

“最可笑,也最可恨的是,他们还善于用最动听的言语来包装他们最卑劣的心思。口中常念的是孔孟,是苍生,是尧舜仁政;心中所算的,却是自家的田产多了几亩,银库添了多少,手里的权柄又能换来几许好处。

他们用盘剥民得来的万分之一,修桥补路,便能换得一个乐善好施的美名,将自己打扮成爱民如子的乡贤。而将他们推上这等宝座的,恰恰是他们极力抗拒的,属于大明的税赋!”

至此,所有的剖析全部完成。

朱由检停下脚步,重新坐回龙椅之上。

暖阁内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成了冰。

“他们的这套算计,这套做派,这套为人处世的圭臬,已经与朕,与大明,与这天下的存亡大计背道而驰。对于这些……心中早已存了‘投降’二字的潜在贰臣,朕没有耐心,也没有时间去慢慢地教化他们了。”

他的目光如同两道实质的冷电,射向已经被彻底震撼,如同泥塑木雕一般的孙传庭与洪承畴。

朱由检缓缓抬起右手,在空中虚握,仿佛握住了一柄无形的权柄与利刃。

他看着自己的手,声音低沉而清晰:

“既以文教而不明,当以兵戈而代之!”

话音下,整个西暖阁,陷入了绝对的沉默。

针可闻。

洪承畴只觉得全身的血液,在这一瞬间被彻底点燃,在他身体的每一处血管里疯狂地奔腾、咆哮!

一旁的孙传庭,同样感到了如遭雷击般的彻悟。

醍醐灌顶!

这四个字,是他此刻唯一的感受。

他之前所有对于皇帝手段过于酷烈的困惑不解,甚至内心深处那一丝丝源于传统儒家的抵触,在这一刻尽数烟消云散!

他为自己先前那些仁慈的想法,感到了一阵阵的羞愧。

对这些已经与国家离心离德,视社稷为货物,视君父为累赘的附骨之疽讲仁慈,就是对北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残忍!

就是对天下千千万万挣扎在饥寒线上的无辜百姓的残忍!

就是对整个大明江山的残忍!

这已经不是治病,这是战争!

一场决定国家生死的,无声的战争!

孙传庭缓缓地抬起头,与身旁的洪承畴对视了一眼。

在那一瞬间,他从洪承畴那双精光四射的眸子里,看到了与自己心中一般无二的震撼、折服,以及……被彻底点燃的,虽死无悔的.忠!诚!

他们之间,再也不需要任何言语。

下一刻,孙传庭与洪承畴二人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同时推动,一齐离席,一齐屈膝,一齐朝着龙椅上的那道身影,跪倒在地。

然后,两个截然不同,却又蕴含着同样决心的声音异口同声地在死寂的暖阁中响起,汇成了一股洪流:

“臣,谨遵圣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