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真相炸裂!抹茶竟是被咱们老祖宗主动淘汰的!(2/2)
“所以,”陈品做出总结,“咱们现在主流的‘冲泡法’,就是从那个时候定型的。抹茶,就在咱们华夏,暂时告别了历史舞台。”
“但是,它的故事还没完。”
陈品的目光,再次到那碗安静的抹茶上,像在看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咱们这边不玩了,但隔的东瀛,把这套东西捡了回去,当成了宝贝。”
“而且,他们还不是无脑复制,他们做了两个非常关键的本土化改良。”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第一,一减。他们把宋代那个为了追求白色泡沫而‘榨膏’的工序给删了。这么一来,茶叶本身的绿色和原味,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下来。所以你们看,东瀛的抹茶是翠绿的,而宋代的抹茶,其实是偏白的。”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第二,一增。光保留原味还不行,因为还是很苦涩。于是他们通过无数次实践,摸索出了一项黑科技——遮光。”
“在茶叶采摘前二十天左右,茶农会用稻草或者棚子把茶树盖起来,避免阳光直射。”
陈品的声音变得像个化学老师。
“这么做,可以减少茶叶里产生苦涩味的‘茶多酚’,同时,又能让代表鲜味的‘茶氨酸’含量大大增加。一来一回,苦味降低,鲜味提高。顶级的抹茶,甚至会带有一股类似海苔的鲜甜味。”
“经过这么一减一增,原本在咱们这儿因为‘不好喝’而被淘汰的抹茶,在东瀛,摇身一变,成了味道鲜醇回甘的高级货,再结合他们的禅宗文化,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抹茶道’。”
【我靠!原来是开了科技挂!遮光这个操作也太秀了!】
【所以我们是被自己人卷死的,他们是被我们逼得技术升级了?】
【这剧情……也太戏剧性了。我们创造了它,又抛弃了它。它在异国他乡,涅槃重生。】
“但光靠东瀛自己,还不足以让抹茶征服世界。”陈品话锋再转,将时间线拉到了近代。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美刮起了一股‘反主流文化’的浪潮。那帮嬉皮士,开始追求天然、健康、未加工的食品。就在这个时间点上,经济腾飞、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东瀛,开始拿着抹茶,去勇闯欧美食品圈了。”
“他们给抹茶打了三张牌。”
陈品依次伸出手指。
“第一,健康。抹茶是连茶叶粉末一起喝下去的,几乎保留了茶叶里所有的营养物质,抗氧化,促燃脂,延缓衰老,这不正好戳中了欧美人的养生痛点吗?”
“第二,百搭。粉末状的抹茶,可以完美融入任何食品。尤其是它的微苦,刚好可以中和蛋糕、冰淇淋的甜腻,达成一种微妙的口味平衡。第一个发现这个财富密码的,是京都一家老茶铺,他们做出了抹茶松露巧克力,一炮而红。后来,哈根达斯在一九九六年推出的抹茶冰淇淋,直接成了仅次于香草味的全球第二大口味。”
“第三,文化。随着东瀛的动漫、电影在全世界流行,抹茶作为一种东方符号,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作品里,被赋予了神秘、健康、高级的文化光环。”
他靠在椅背上,做了个总结。
“健康的内核,百搭的口感,再加上文化输出的加持。三板斧下去,抹茶想不火都难。”
“抹茶拿铁、抹茶蛋糕、抹茶曲奇……一个庞大的抹茶宇宙,就这么爆炸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陈品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深意,“当全球的抹茶需求越来越大,东瀛本土的产能跟不上的时候,你们猜,谁成了背后最大的‘军火商’?”
【我猜是我们!】
【肯定是我们啊!论种茶,谁比得过我们!基建狂魔不是白叫的!】
【好家伙,绕了一圈,生意又回到我们自己手里了?】
陈品笑着点头。
“没错。咱们华夏,早在几年前,就重新夺回了世界第一大抹茶生产国的宝座。现在全球一半以上的抹茶,都产自咱们的越州和黔州。我们用更牛的现代技术,比如动态遮光、低温研磨,把抹茶的品质和产能,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看着镜头,脸上是那种乐子人独有的、看穿一切的促狭笑容。
“所以家人们,整个故事就是……”
“我们发明了它,嫌它不好喝又麻烦,把它淘汰了。”
“东瀛捡了过去,改良了技术,让它变好喝了,还包装成了文化奢侈品,卖向了全世界。”
“最后,全世界都想要,东-瀛产能不够,我们又成了最大的生产商,把抹茶卖回给了全世界。”
他顿了顿,补上了最后一句,也是最骚的一句。
“包括东瀛。”
陈品完,整个直播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所有人都被这个跌宕起伏、横跨千年的“抹茶历险记”给震住了。
这顿饭,吃的已经不是饭了。
是历史,是文化,是商业,是一个民族的智慧与得失。
许久,陈品才端起面前那碗已经微凉的抹茶。
他看着碗中依然凝而不散的绿色泡沫,终于将其送到唇边,一饮而尽。
他放下茶碗,轻轻叹了口气,满是满足。
“味道,确实不错。”
至此,这场长达三个时的怀石料理盛宴,终于画上了句号。
那位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优雅姿态的女将,走上前来,再次深鞠一躬,示意餐点已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