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的奋斗! > 第257章 锦州 塔山 葫芦岛好熟悉啊!(月底

第257章 锦州 塔山 葫芦岛好熟悉啊!(月底(1/2)

目录

第257章锦州塔山葫芦岛.好熟悉啊!(月底求月票!)

崇祯四年的五月,辽东的日头已经毒了起来。

晒得大地发烫,也晒得锦州城外那一望无际的麦田,一片金黄。

沉甸甸的麦穗,眼看着就要开镰了。

沈阳的汗宫里,倒是阴凉得很。

黄台吉背着手,站在那幅巨大的辽东舆图前,一动不动地看了好久。

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多尔衮、多铎,还有范文程、宁完我等几个汉臣,都垂着手站在下头,没人敢出声。

空气像是凝住了似的。

过了良久,黄台吉才转过身来,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舆图上那个用朱砂重点圈出的地方——锦州。

“诸位贝勒,”他开了口,“朕看明国的辽西防线,层层叠叠的,像个刺猬。可这刺猬的肚皮底下,有个死穴。你们说,在哪儿?”

没人接他的话。

黄台吉的手指猛地戳在了“锦州”二字上。

“就是这儿!锦州!”

他环视着众人,眼神锐利得很。

“锦州这地方,突出在辽西走廊的东头,三面都露着,易攻难守。祖大寿经营了几年,可地盘就那么大,没什么纵深。朕一旦用大军合围,他就是瓮中之鳖!”

他说着,顿了一顿,语气加重了些。

“最要命的,是它近海却不靠海!粮饷补给,全指着从葫芦套到锦州的那条百多里长的陆路。我八旗铁骑朝发夕至,断他的粮道,易如反掌!”

代善捻着胡子,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多尔衮的眼睛亮了起来。

“所以,围锦州,不是为了立刻打下它。”黄台吉的声音沉了下去,“是为了打援!崇祯小儿,他若救,就得把精锐拉出关来野战,正合我意!他若不救,就得眼睁睁地看着祖大寿要么战死,要么投降!他辛辛苦苦经营出来的锦州、小凌河,就得归咱大金了!”

他说得越来越快,手指在舆图上划动着。“咱们接着就能以锦州为据点,再围宁远!稳扎稳打,一步步地逼近山海关!咱们每向前一步,崇祯小儿向咱们纳贡求和的可能,就大了一分!”

他看向了多尔衮和多铎。

“多尔衮、阿济格!命你二人率领正白、镶白旗精骑一万,再带上蒙古附庸兵五千,为前锋,即刻出发,直扑锦州!”

“嗻!”多尔衮利索地打了个千儿,脸上是按捺不住的兴奋。

“到了那儿,先给朕抢割城周所有的麦田!一粒麦子也不准留给祖大寿!然后扫清外围的堡寨,把锦州给朕死死地围起来!”

“臣弟明白!”

黄台吉又看向了范文程:“告诉苏克萨哈,督率朝鲜绿营两万,押运攻城器械,并把抢到的粮食,速速运往义州、广宁储备。朕要打一场持久的围城战!”

最后,他的目光扫过了所有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此战目标有二。一是歼灭明军主力于野!要打断崇祯小儿的脊梁骨!二是拿下锦州城!”

……

几天后,锦州城头。

祖大寿扶着垛口,眉头拧得死紧。他的目光在南北两头来回地扫。南边,是小凌河下游河道和通往葫芦套港的粮道,河边上零零星星修了七八个单薄得可怜的三角堡,护着从锦州通往葫芦套的一百余里粮道。北边,是小凌河上游的河谷,北普陀山城卡在山口子上,那是进山的咽喉。过了山口,就进入了小凌河谷地——那快地盘是去年祖大寿趁着入口兵败,毛文龙大闹辽东的机会从喀喇沁蒙古人那里抢来的。现在被祖大寿经营成了个“退路”,河谷里面小凌河两岸的谷地都种了麦子,现在也快熟透了。

吴襄捏着张画得歪歪扭扭的舆图,手指头点着上面:“大哥,下游这些三角堡,守不住啊。七八十里的河道,就靠这七八个堡,一个堡里塞上一二百人顶天了。平时防建奴的小股人马还行,建奴的大队人马一来,我看着是守不住的。”

祖大寿的养子祖可法年轻,沉不住气:“爹,下游不能不救!要不救,通往葫芦套的粮道就没了,咱们锦州不就成死城了?”

“你懂个啥!”吴襄是祖大寿的妹夫,说话冲,“眼看就要入冬了!河面一上冻,别说这七八个三角堡,就是再加一倍也守不住!百里的冰面,建奴的马队直接就能踏过来,甚至能从海上的冰面绕过去!到那时候,堡里的人全是白给!”

一直没吭声的祖大寿他兄弟祖大乐,叹了口气:“上游……北普陀山城那边,虽说偏了点,可山势险。真到了万不得已的那一步,还能带着弟兄们退进山里,有个周转的地界.只要手里还有兵马,总有机会。要是退路没了,咱们可真就成了瓮里的王八,没处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