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的奋斗! > 第256章 新世界的震撼

第256章 新世界的震撼(2/2)

目录

“三位到了北京,就别想陕西那些糟心事了!这北京城,才是人待的地方!”

他指着窗外:“瞧瞧,这繁华,这热闹,西安比得了?”

“不瞒你们说,”他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得意,“我现在宗人府当差,是宗正!时常能见着天颜,这才叫天子近臣!”

“跟着皇上做买卖,那才叫正道!比把银子埋在地窖里生锈强百倍!”

他越说越起劲,开始画大饼:

“等京西新城建好了,咱们就搬出去,住香山脚下,那才叫清静自在!买卖呢,开到天津卫去,码头、货栈、当铺、钱庄,都能搞!还能投海贸,那才是钱生钱、利滚利的大买卖!”

王爷们你一句我一句,说得韩王、肃王、庆王眼睛发亮,心里那点算计,全转到怎么发财上了。

庆王忍不住问:“秦王兄,咱们的银子……还在封地窖里藏着呢,这往北京运,路上不太平啊!”

秦王一听,哈哈大笑,拍着胸脯:

“费那劲干嘛!走秦晋源啊!哥哥我的银号,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都有分号!你们把银子存进去,开张票子,人到北京,凭票取银!只收你们百分之一的汇水,安全又便宜!”

他凑近些,神秘地说:“银子存在秦晋源,不光保管,每年还给你们利息!想用钱投资,银票就能当钱使,方便得很!”

三王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以前只知道把银子藏起来,哪想过银子还能这么“活”过来?心里最后那点犹豫,彻底烟消云散了。

宴席尽欢而散。

魏忠贤看着三王被秦王等人簇拥着安顿下来,便悄悄离了秦王府,进宫复命。

乾清宫暖阁里,崇祯还在看奏章。

魏忠贤进去,躬身行礼,把西安的事和今晚秦王府的宴席,细细说了一遍。

“……三位王爷,见识了京西的场面,又听了秦王一番说道,心思已然活络了。看情形,他们窖藏的白银,多半会通过秦晋源汇入京师。”

崇祯放下朱笔,轻轻“嗯”了一声。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大明舆图前,目光先落在陕西。

三个王爷离藩,留下的土地、粮食,周王应该能处置妥当,或许能多活数万饥民。

他的手指又移到北京、天津。

韩、肃、庆三王,加上之前的秦王等人,这几家藩王的银子若是能流入秦晋源、皇庄银号,便是活水。这活水,能养兵,能兴工商,能稳住这摇摇欲坠的江山。

最后,他的手指重重按在辽东。

黄台吉已经回了沈阳,正在磨刀霍霍,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告诉秦王,”崇祯转过身,声音平静,“对这几位新来的王爷,在京西兴业堂募股的事上,多加关照。”

“老奴明白。”魏忠贤躬身退下。

阁内安静下来。

崇祯踱到窗边,夜空漆黑,只有几颗寒星闪烁。

这时,一个司礼监太监轻手轻脚进来,捧上一个厚实的信匣。

“皇爷,南洋的夷人飞舟递到的急件,是王承恩王公公从极西之地呈来的。”

崇祯接过信匣,火漆封得严实。打开,里面是厚厚一叠信纸。

他展开信,就着烛光看。

王承恩的字迹略显潦草,带着风尘仆仆的气息。

“奴婢承恩谨奏:臣等奉旨西行,历风波万里,几经艰险,已于去岁冬底,安抵天竺蒙古国西海之滨的葡夷租地,名唤果阿州……”

“……奴婢等安抵果阿后,稍事休整,便竭力打探周边情势。此地位于天竺蒙古国(莫卧儿王朝)之西海沿岸,据葡夷、荷夷所言,现今在位之君主沙贾汗帕迪沙,正是一位年富力强、雄才大略之雄主。”

“其国势之盛,闻之令人心惊。疆域之广,几近万里,带甲之士恐不下数十万。军中不仅有精锐骑兵,更蓄有战象千百头,冲阵之时地动山摇。国中财富堆积如山,商路通达,仅往来于果阿港之天竺棉布、香料、宝石,其利便足以养数万雄兵。都城阿格拉之繁华,宫阙之壮丽,据说犹胜北京紫禁,所用皆金玉宝石,极尽奢华。”

“奴婢观此莫卧儿帝国,实为西方一等一的强邦,其势绝非南洋小国可比。葡夷、荷夷虽船坚炮利,于此地亦不敢造次,皆需仰其鼻息,方得贸易之利。如此强国,若能与之交通,或可结为外援,于我大明牵制辽东乃至西域之势,大有裨益。”

“因此,奴婢斗胆陈情,待此间与红夷诸事稍定,拟携陛下之国书与厚礼,亲往其都城阿格拉一行,拜会沙贾汗帕迪沙,一睹虚实,二则宣示陛下威德,试探通商结好之可能.”

崇祯放下信纸,长长吐出一口气。

访欧使团已经到印度了,而且还根据他之前的指示,开始接触莫卧儿王朝了.若是能和莫卧儿王朝交好,那这一行就成功了一小半——如今的印度可是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本身的经济总量就不亚于整个欧洲,妥妥的大市场。

将来若是能建立一条“印度——奥斯曼——威尼斯——法兰西”的海陆联运的商道,兴许比直接绕过非洲去欧洲更有利可图!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