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来,大家一起睁眼看世界吧!(1/2)
朝鲜全州府,原先的府使衙门,这会儿成了大金大汗黄台吉的行宫。
黄台吉裹着厚厚的貂裘,坐在主位,脸膛让炭火烘得有点发红。他的手抚摸着一支造得挺精巧,个头特别大的铁管子火铳,铳身黝黑,摸着冰凉。
下头跪坐着个倭人打扮的,正是对马藩宗氏的家臣柳川一郎。他脑袋垂得低低的,汉话说的还挺清楚的。
“大汗天威,海外传扬。我家主公宗义成大人,特献上‘国友铳’十门,聊表敬意。”
黄台吉没吱声,把铳递给旁边站着的范文程。“范先生,你看看。”
范文程双手捧起火铳,仔细端详,又掂了掂分量。“大汗,此铳造工精细,比咱们寻常缴获的明军鸟铳,似乎更沉实些。”
柳川一郎赶紧接话:“范先生好眼力。此铳乃我国名匠所造,射得准,打得远。若大汗不弃,我家主公愿长久供应此类火铳,还有上好的火药。”
黄台吉眯着眼,瞅着柳川,用生硬的汉语问:“长久供应?你们倭人,想要什么?”
柳川一郎身子伏得更低了些,声音也压低了:“不敢奢求。只求大汗开恩,允准我家主公在朝鲜南端釜山浦外的影岛上,设一商栈,便于往来贸易。”
“影岛?”黄台吉手指敲着椅子扶手,“那地界,现在是谁的,还不好说呢。”
“大汗明鉴。”柳川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正因如此,才需大汗天威庇护。若大汗准了,对马藩便是大汗在海上的一只眼睛,一条臂膀。不光火铳火药,便是大汗想知道的海外诸事,比如那些红毛、佛郎机人的情形,我等也可代为打听。”
这话,还真戳中了黄台吉的心事。他挥挥手,让柳川先退下歇着,说要斟酌斟酌。
柳川一郎恭敬地行礼退了出去。
屋里只剩黄台吉和范文程,还有刚被叫进来的宁完我。
“你们都听到了?”黄台吉问。
范文程先开口:“大汗,此事……或许是机会。我军长于骑射,短于火器攻坚。若能有稳定来路的精良火铳,如虎添翼。”
宁完我也点头:“范先生说得是。朝鲜此番遭我掠……征讨,已显疲弱。若能借此控住影岛,便如扼住朝鲜咽喉,更可通海外。只是……”
“只是什么?”黄台吉问。
“只是,倭人狡黠,不可全信。这影岛,商栈可设,但驻兵权,必须捏在咱们自己手里。口岸开关闭关,得咱们说了算。”宁完我补充道。
黄台吉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他想起这次入朝掠获的粮草堆成了山,想起抓回来的十几万男丁女口,想起数万大军在朝鲜就食,辽东老家的压力顿时小了许多。
这朝鲜,不光是块肥肉,更是个门户啊。
他猛地转身:“你们说得对!倭人想做买卖,可以。但这商道,得由咱们大金来把着!传令下去,增派兵马,给朕牢牢占住全州,还有南边的那个影岛.属于哪个州那个道?先派兵看住了!”
他脸上露出丝笑影:“没想到,呵,这朝鲜还是个聚宝盆,还是个能通往外头的桥头堡!”
日本,江户城西之丸。
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家光盘腿坐着,腰杆挺得笔直,年轻的脸上一片沉静。可他那双微微眯着的眼睛里,却藏着些看不透的东西。
老中松平信纲跪坐在下首,也是默不作声。
空气有点凝滞。
家光的心思,早就飞到了一个月前,飞到了长崎来的那份急报上。
大明济州郡王……郑芝龙……
这名字,他可不陌生。当年在平户,那个跟着颜思齐、李旦厮混的闽海汉子,精明强干,一身的海腥气儿,后来还来江户朝见他父亲秀忠。怎么一晃眼,就成了大明的郡王了?
还有那“北洋水师提督总兵官”的衔头,听着就唬人。大明的皇帝,怎么就突然如此看重海上的事儿了?还把朝鲜的济州岛封给了郑芝龙?
他想不通。
更让他心烦的是,对马藩的宗家又送来消息,说北边的胡虏大汗黄台吉,带着十万兵马踏破了朝鲜,大军已经攻入全州,也许很快就会抵达朝鲜南方的海岸线.
当年的元寇,仿佛就是以朝鲜为据点,进攻日本国的吧?
明朝、胡虏、朝鲜……这几股绳子突然就绞到了一起,绷得紧紧的。他德川家光,还能不能安稳稳地坐在江户城里,守着这锁国的太平?
难。
郑芝龙来了,带着大明的旗号。黄台吉动了,露出锋利的獠牙。日本国要是还像以前一样装聋作哑,只怕哪天又是一场“元寇纷纷来”,到时候.就晚了!
所以,他下了两道命令。
一道给对马宗氏:派人,带上些好点的铁炮,去朝鲜见见那个黄台吉。探探虚实,看看能不能给明朝找点麻烦,别让明朝在海上太过顺风顺水。同时,最好能在朝鲜的土地上搞几个据点。
另一道,就是“请”郑芝龙来江户。他要亲眼看看,这个当年的海贼王,如今的大明郡王,到底成了什么气候。
“将军大人。”
近侍小心翼翼的声音,把家光从思绪里拉了回来。
“大明济州郡王郑芝龙殿下,已至殿外候见。”
家光深吸一口气,脸上那点波澜瞬间平复,又变回了那个威严的征夷大将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