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高端的明金对抗倒斗的倒斗,砸饭碗(1/2)
第223章高端的明金对抗——倒斗的倒斗,砸饭碗的砸饭碗!
天刚蒙蒙亮,才修好没多久的德陵神道前的石像生身上还挂着露水。
赵四瘸着腿,走在被踩得稀烂的封土上。他左腿是早年主子鳌拜发脾气时打瘸的,走起来一颠一颠。右胳膊上缠的布条,还渗着八里桥留下的血痂,这会儿随着他挥鞭子的动作,一阵阵钻心地疼。
“快着点!没吃饭的孬货!”他嘶哑地吼着,皮鞭抽在一个动作慢了的包衣背上。
那包衣踉跄一下,不敢吭声,只是埋头更狠地刨土。
赵四心里堵得慌。他在辽东老家就当了包衣,熬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混成个小管事,本以为能趁着这次入口之役立点功,多少往上抬一抬,结果战无不胜的大汗居然在八里桥被明军给打得大败亏输!他差点儿就死在前线看了。现在又索尼发给多尔衮来天寿山干这盗掘皇陵的事儿。
这可真是盗出来的宝贝没他份儿,回头大金要亡了,他说不定还得让明朝皇帝逮去大卸八块!
可他能怎么办?大金的“发丘贝勒”多尔衮就在后头盯着呢。
金成仁捧着一卷破旧图册,小心地绕过地上的土坑,走到多尔衮马前。
多尔衮骑着马,脸色比这清晨的天色还阴沉。他不耐烦地用马鞭敲着靴子。
“禀贝勒爷,”金成仁躬身,声音不高不低,“据此地残存图册勘验,此陵确系南朝熹宗皇帝之德陵。地宫规制紧凑,金刚墙尤其厚重……”
“少跟爷扯这些没用的!”多尔衮打断他,马鞭指向乱糟糟的挖掘现场,“爷就问,哪天能见到那棺材?!”
金成仁头皮发麻,硬着头皮说:“回贝勒爷,这封土坚实,地宫门牢固异常……若要见到熹宗棺椁,非……非旬日之功不可。”
“放屁!”多尔衮猛地一鞭子抽在旁边的石兽上,发出脆响,“爷没那么多工夫!三天!就三天!”
他目光凶狠地扫过金成仁和那些苦力。
“三天后,要是地宫门还堵着,你,”他指着金成仁,“还有这些废物,统统给爷填进去!”
赵四在不远处听见这话,手一抖,鞭子差点掉地上。他不敢看金成仁,只能把气撒在别人身上,鞭子挥得更急,骂得更凶。
金成仁低下头,手里都是汗。他是朝鲜两班出身,堂堂的安东金氏,如今却要帮着鞑子做这种伤天害理之事,只为活命。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
不过金成仁不知道的是,多尔衮现在也一肚子火儿。
他好好的怎么就成了“发丘贝勒”了?掘那明朝的祖坟逼明军主力从堡垒里冲出来决战是一回事儿.真挖,可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他倒不是怕缺德,他本就没什么德他是担心万一,啊,是万一黄台吉真打不过崇祯,成了“史朝义”,他怎么办?安史之乱那会儿,挖了唐朝皇帝祖坟的叛将还能“反正”当藩镇节度使吗?
这不是把路给走绝了吗?
日头升高了些,沙河的水哗哗流着。
河北岸,一片刚被抢收干净的麦田,光秃秃的,只剩些短茬。几个后金兵抱着刀枪,没精打采地坐在田埂上,肚子饿得咕咕叫。
河南岸,却是另一番天地。
黑压压数不清的民夫,喊着号子,扛木头,打木桩,挖壕沟。一道歪歪扭扭但一眼望不到头的木栅栏,正沿着河岸快速延伸。更远处,几座箭楼的架子已经搭了起来。
河面上,几条平底船正往下卸石头和成捆的木头。
魏忠贤坐在一顶软轿上,慢悠悠地过了河。牛金星跟在他轿子旁边,穿着崭新的青袍,胸前补子是鹭鸶,他现在是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正经的清贵词臣。
轿子落地,魏忠贤没急着去那边搭好的帐篷,而是先走到岸边,眯着眼往南看。
“牛先生,你瞅瞅,”他尖着嗓子说,“这动静,这气力,咱家看着就舒坦。”
牛金星拱手:“全赖皇上圣明,调度有方。民心可用,国力渐复。”
魏忠贤嘿嘿笑了两声,这才转身,不紧不慢地朝帐篷走去。牛金星落后半步跟着。
帐篷里,岳托和范文程已经等了一会儿。岳托脸色难看,范文程倒是沉得住气。
见魏忠贤进来,两人略一起身。
魏忠贤大剌剌地在主位坐下,牛金星在他下首坐了,拿出纸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