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的奋斗! > 第203章 软饭兵,毛东珠!

第203章 软饭兵,毛东珠!(1/2)

目录

郑芝龙前脚刚走,毛文龙后脚就跟着小太监进来了。

他这一进来,屋子里的味儿顿时就变了。好似辽东雪原刮进来的一股风,带着皮甲上的硝烟味儿和一股子草莽气。毛文龙不像郑芝龙那般拘礼,他个头高大,膀子也宽,虽依着规矩行了礼,可那眼神里头,敬畏不多,反倒藏着几分打量和猜疑。

崇祯还是那身绛纱袍,稳稳坐在暖榻上,炕桌上刚换了一壶温好的酒。他抬了抬手:“毛帅,看座。”

“谢陛下!”毛文龙声如洪钟,一屁股坐进方才郑芝龙坐过的绣墩,那墩子都往下沉了沉。他也不客气,抓起刚给他满上的酒杯,仰头就灌了下去,哈出一口酒气:“这鬼天气,还是陛下这儿暖和!”

崇祯笑了笑,没接这话,手指头轻轻敲着炕桌边:“毛帅,东江镇那边,近来怎样?儿郎们还能吃饱穿暖么?”

毛文龙一听这个,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陛下既问,臣就说实话!不好,很不好!建奴去年折腾得凶,辽南、朝鲜那边几处屯堡都叫他们祸害得不轻。眼下开春,粮仓快要见底,不少弟兄还穿着去年的破袄,箭矢也缺得厉害!臣这心里,急得火烧火燎!”

他这话半是诉苦,半是试探,眼睛偷瞄着崇祯脸色。如今东江镇也算自负盈亏的藩镇,一年七十二万两的“总包”饷银,陛下让毕自严亲自盯着,一两不敢少。照理说,养一万精兵是够的。宁远、锦州那两个镇也是这个数,日子就过得挺滋润。可东江镇却难。

为啥?就因为他毛文龙“抗奴抗得紧”。若只看地势,锦州镇最险,离沈阳才三百里,大凌河东岸和上游尽是正白旗、镶白旗的庄子。更麻烦的是,锦州镇城离如今辽西主要的港口葫芦套(宁锦两镇共管)有一百多里地,中间虽有六个棱堡,但建奴真要下死力,还是能围了锦州。

可怪就怪在,建奴这一年多偏偏不碰锦州,也不从辽西打宁远,就盯着他东江镇往死里磕!摆在盖州、复州一带的两红旗人马,隔三差五就南下金州、旅顺烧杀。连在朝鲜镇着的莽古尔泰,这几个月也两次带着上万后金兵和朝鲜伪军来打铁山……

崇祯静静听毛文龙哭诉,脸上带着关切。等他说完了,才缓缓开口:“毛帅和东江将士,辛苦了。朕心里都清楚。”

他话锋一转,目光陡然锐利起来:“所以朕这回,也要给黄台吉来个狠的,叫他知道大明的厉害!”

毛文龙精神一振,身子不由得坐直了。

崇祯盯着他:“朕要派一支奇兵,走海路,登陆辽东,直插辽沈,去掏黄台吉的老窝!打烂他的坛坛罐罐,叫他首尾难顾!”

毛文龙眼睛瞬间亮了,像烧起两团火!打回辽东!这是他做梦都想的事!可这光亮只一闪,又黯下去。他重重一叹:“陛下,主意是好主意!是条好汉该干的买卖!可……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东江镇眼下这光景,能守住皮岛、旅顺、铁山几处要害已是不易,哪还有余力去掏人家老窝?这……这怕是肉包子打狗……”

崇祯也明白毛文龙说的是实情,虽说孙传庭的“火车兵”依靠车营战术、堡垒推进和充足的火器,已经可以在野战中和后金军碰一碰了。

但那种打法很“呆”,之所以可以在增援镇海堡的桑干河之战中得手,是因为桑干河之役的战场距离大同镇长城非常近,距离镇海堡棱堡也不远。孙传庭完全可以一天十里,慢慢爬过去,每天走完十里还可以修一个简易堡垒,留下一二千大同镇的弱兵驻守。虽说堡垒不坚,守军也不多。但是后金军也不可能在孙传庭的主力就在附近的时候分兵去啃,而且孙传庭的主力并不只是车营,还有多达五千的骑兵。

一旦后金军集中力量啃车营,他的骑兵就能运动到外围寻找战机,而且还可以从附近的堡垒获得补给和修整。

可这么多有利条件在辽东战场上是不可能存在的,明军眼下可没有足够的力量把堡垒从金州一路修去沈阳。也不可能把笨重的车营跨海运过去。

崇祯盯着毛文龙,压低了声:“朕不要你攻城略地,也不要你长久占着。朕要你拿出东江军看家的本事,干一票漂亮的!集中精锐,乘船北上,在辽南或是辽东半岛沿岸找地方登陆,然后像把快刀,直插辽阳、沈阳!不占城,只管破坏!烧他粮草,惊他部落,让他后院起火!退一万步说,哪怕连烧杀都做不到,只要你能带着兵出现在沈阳、辽阳附近,就能让黄台吉夜不能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