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崇祯的奋斗! > 第186章 洞房花烛夜,铁骑踏营时

第186章 洞房花烛夜,铁骑踏营时(2/2)

目录

他忽然伸出右手,轻轻覆上了她放在膝上的那双看着就挺有劲儿的小手儿。

杨玉娇浑身一颤,话头戛然而止,小脸瞬间红透。她下意识想缩手,但崇祯却稍稍用力,就将她的手给稳住了。

“手有茧子。”崇祯的手指摩挲着她虎口处的粗糙薄茧,“是习武弄的,还是操持家务?”

他指尖仿佛带电,让杨玉娇心跳如鼓,声细如蚊:“都……有些。小时候贪玩,爬桅杆、练棍棒磨的……后来也料理船上的琐事……”

崇祯低笑,指腹仍流连着那层茧:“挺好。朕不喜弱不禁风的。”他顿一顿,看她羞红的脸颊,声音低沉些:“你兄长送你入宫,又献上重资,是忠君爱国的。朕明白。往后宫中安心住下。朕……不亏待你,亦不亏待杨家。”

这话,是对她,也是对杨家的承诺。

杨玉娇抬头,撞上崇祯的目光。那目光有帝王的威严,更有男子对女子的欣赏。她心中一定,惶恐消了大半,取而代之是难言的期待。

她指尖微动,轻轻握住崇祯的手,低声道:“妾……明白。谢皇上。”

这一声“妾”,意味她真正开始进入新的身份。

崇祯看她眼中水光与那份独特英气交织,心中一动。他起身,就着握手的姿势,顺势拉她起来。

“时辰不早,安歇吧。”他声音又低沉几分,充满了爱意。

红罗帐放下,遮住摇曳的烛光。帐内光线变得朦胧暧昧,将两人与外界隔开。

崇祯先为她取下头上的珠花,让青丝披散。接着,又手指灵巧解开繁复宫装的系带,一层层,不疾不徐。外袍褪去,露出中衣包裹的窈窕身段时,崇祯的目光才渐渐凝住。

那不同于周后的丰腴,也不同于田妃的柔媚,和刘月英倒有几分相似,但杨玉娇的身段更匀称紧实,肩背的线条流畅,腰肢纤细却充满韧劲,手臂腿部的轮廓在薄的中衣下隐现,透着一股长期锻炼带来的、充满生命力的健康之美。

他的手掌抚过她的肩头,能感到肌肤下紧致的肌理,那是一种蓬勃的活力。

杨玉娇紧闭着眼,长睫微颤,身体因紧张期待而微微颤抖。但当崇祯温热的手掌探进她的中衣时,她的身体一下就软了,轻轻靠向她的皇帝,她的夫君。

烛影摇红,帐内春意渐浓.

同一时刻,塞外草原上。

夜黑得像泼了浓墨,寒风如刀子般刮过旷野,发出呜呜的怪响。

一支沉默的队伍正在夜色中艰难地前行着。约莫有一千七八百人,大多穿着破烂的皮袄或棉袍,脸上手上都脏污不堪,个个低着头、缩着脖子,活脱脱一副被长途押解的奴隶模样。只是那破衣烂衫之下,隐约可见的却是厚重结实的黄色棉甲。

队伍中间,是十几辆用厚毡布盖得严严实实的大车,车轮深深地陷在草地里,拉车的骡马喷着浓重的白气。周围有几百名衣着稍好些、骑着马的人,像是押送的护卫,但他们的手始终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不敢有丝毫松懈。

为首一人,骑着一匹看似瘦弱实则神骏的蒙古马,正是扮作“奴隶头目”的额驸扬古利。他脸上也抹了灰,但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如电,不断地观察着前方的黑暗。

一个黑影如同鬼魅一般从前面溜了回来,是派出去的哨探。

“额驸,”哨探压低了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前头不到十里,就是虎墩兔的汗廷大营了。营里灯火通明,人声嘈杂,像是在办宴会,守备松懈!巡夜的队伍也懒洋洋的!”

扬古利眼中寒光一闪:“好!这头蠢狼,果然被大汗的'厚礼'给哄迷糊了。”

他回过头,对紧跟在他身后的额驸佟养性低声命令道:“让炮队都准备好,把盖布掀开一半,炮口对准汗帐的方向!火药子铳都再检查一遍!”

“喳!”佟养性低声应道,立刻转身传令去了。

扬古利又对身边的几个牛录额真吩咐道:“传令下去,所有人原地休息一炷香的时间,仔细检查武器,不准出声,不准生火!一炷香后,跟着我,大摇大摆地往他们营门走!”

命令被悄无声息地传了下去。原本行进的队伍立刻停住了,如同暗夜中潜伏的狼群,瞬间融入了黑暗。只有偶尔传来的金属轻微碰撞声,透露着即将到来的杀戮。

兵士们默默地从那破烂衣裳下抽出了锋利的腰刀仔细检查着,或给强弓上好了弦。火炮旁的汉军们轻轻地掀开了部分毡布,露出了青铜铸造的火炮。

扬古利跳下了马,抓了一把冰冷的泥土在手里搓了搓。他抬头望向东南方向,那是北京城的方向,也是大汗亲率大军跟进的方向。

“快了……”他心中默念道,“天亮之前,这漠南草原,就要换主人了。”

永和宫偏殿内。

崇祯醒来时,窗外天色已蒙蒙亮。他侧过头,看着身边仍在熟睡的杨玉娇。她睡得很沉,脸上泛着红晕,呼吸均匀。散开的青丝铺枕上,衬得那张俏脸儿庞愈发美艳。

崇祯看她的一条紧实的手臂露在锦被外,线条优美,不由想起昨夜那充满活力的身体.

他轻轻起身,没有惊动身边的佳人。自有宫人悄无声息进来,为他更衣。

穿戴整齐后,崇祯又走到床前,多看了几眼这个与众不同的美人,然后就走出了殿门,清晨凛冽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王承恩早候在门外。

“皇爷,早膳备在永和宫正殿了,刘娘娘也在那边等着”王承恩道,“杨家的杨七已经递了牌子,您看什么时候召见?”

崇祯点头,说了句“知道了”,就迈步向正殿走去,步伐似比往日更加轻快。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