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崇祯:为了打建奴,团练捐,朕带头(2/2)
“所以啊,卢巡抚要办团练,要修堡垒,防的是谁?是关外的建奴!建奴要是破了边墙,打进来,他们烧杀抢掠,损失最大的是谁?”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脸。
“是地主!是咱们这些在顺天、永平有田产、有铺面、有宅院的人!”崇祯的声音提高了些,“朕的皇庄最多,官田最广,所以,若是建奴来了,朕的损失最大!卢巡抚办团练,就是在保朕的产业!”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坦诚:“因此,朕今天来,不全是皇帝的身份。朕是以这顺天府最大地主的身份,来支持卢巡抚的!”
这话如同平地惊雷,把所有人都炸晕了。
皇帝……自称是以“最大地主”的身份来支持卢象升的?
还没等他们消化完,崇祯已经做出了决定。
“既然朕受益最大,那朕就理当出力最多!”他朗声道,“传朕的旨意,从内帑拨银五万两,即刻送交顺天巡抚衙门,充作团练开办之资!朕名下所有皇庄,第一个接受卢巡抚的清丈、查户!朕的皇店、皇商所有商队,过往团练捐卡哨,按章缴纳,若有分文短缺,卢卿你可直接参劾经办太监!”
“奴婢遵旨!”魏忠贤立刻接口,也对着卢象升和众人说道,“皇爷如此深明大义,咱家更不能落后了。咱家也捐两万两银子!咱家名下那些不成器的庄子和铺子,也但凭卢抚台清查!该交的团练捐,绝无二话!谁要是敢仗着咱家的名头抗捐,卢抚台您直接拿人,咱家绝无怨言!”
皇帝和魏忠贤,竟然抢着带头捐钱、清田、纳税!
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堂下的士绅们,脑子都快转不过来了。之前的算盘全被打乱了。原本他们可以沉默着对抗卢象升和李诚铭,现在他们要对抗皇上和魏忠贤吗?
找死吗?
崇祯和魏忠贤说完,目光便“和蔼”地扫视着堂下跪着的众人。
那目光,比卢象升的刀子眼更让人难受。那是无声的询问,也是无声的压力。
寂静中,跪在人群前排的一个胖乎乎的青年,忽然以不符合身材的敏捷,猛地向前半步,撩起丧服下跪,重重叩头,声音带着激动的颤抖:
“陛下圣明!魏公公高义!臣……臣丁忧在籍的原翰林院编修张好古,愿捐银五千两!臣家中所有田亩、人丁,全力配合卢抚台清查!团练捐,分文不欠!保家卫国,人同此心啊!”
这一声,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崇祯看着张好古,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对身边随侍的一个中年太监轻声说:“记下张好古的名字.等服阕了,就优先重用!”
“奴婢遵旨。”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却像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
“陛下!臣捐三千两!”
“草民愿捐两千两,壮丁五十!”
“小人铺子小,捐八百两!全力支持卢抚台!”
……
刚才还死寂的大堂,瞬间变成了菜市场。士绅们争先恐后地表态,生怕晚了一步,自己的名字就入不了皇帝的眼了。
就在这乱哄哄的当口,一名巡抚衙门的亲兵手持一封火漆文书,疾步从侧门闯入,绕过众人,直接单膝跪在卢象升面前。
“抚台!蓟镇孙总兵紧急塘报!”
喧闹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看向那封塘报。
卢象升接过,迅速拆开火漆,扫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他立刻起身,走到崇祯身边,低声禀报:“陛下,孙祖寿急报,塞外鞑骑异动频繁,大队人马正在大宁一带集结,恐有大规模入犯之象。”
崇祯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杀。他重重一点头。
卢象升心领神会,猛地转身,面对堂下惊疑不定的士绅,声音如同金石交击,传遍大堂:
“建奴将至,兵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他深吸一口气,厉声道:“本抚现颁布《顺天团练条规》!诸公今日之义举,便是明日我顺天、永平百万生灵之保障!望各位回乡之后,依条规速行!若有阳奉阴违、延误军机者.”
他目光如电,扫过全场:“国法无情!”
“其一,组织!顺天、永平二府所辖各州县,即日设立团练总局,由知县与邑中公推德高望重之士绅共掌。各县之下,村镇依保甲之法,按户出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农闲时集中操练,不得延误农时!”
堂下众人凝神静听,这是将权力和责任同时下放给了地方官和士绅。
“其二,装备!乡勇所需器械,鼓励自备刀枪棍棒。此外,官府将统一督造长矛、弓箭,分发各局。尤有要者,”卢象升加重了语气,“巡抚衙门将择机向扼守要冲之重要村镇,配发新式轻便子母铳(改进型虎蹲炮),以为守御之核心!”
听到要配发火器,不少士绅眼睛一亮,这无疑是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守御力量。
“其三,工事!”卢象升示意了一下,两名亲兵展开一幅绘有简易图形的卷轴,“此乃巡抚衙门颁下的壕沟、垒墙筑建法式。各州县须立即勘察地形,于官道交汇之处、村镇外围险要之地,依图修筑防御工事。务求彼此呼应,形成预警、阻击之节点,使建奴游骑不能肆意深入!”
那图纸上勾勒的,正是融合了棱堡理念的简易防御工事,虽不及正规城防,但对于缺乏训练的乡勇而言,倚仗工事无疑能大大增加生存和阻击的机会。
“其四,奖惩!”卢象升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团练之事,关乎生死,绝非儿戏!凡守土有功、杀敌获级者,巡抚衙门不吝重赏!或可抵免税赋钱粮,或由本抚奏请朝廷,授予散官荣身!然,”他话锋一转,声调骤然变冷,“若有临阵脱逃、怠慢工事、延误军机、甚或通敌者,本抚有王命旗牌在手,定按军法从事,绝不姑息!勿谓言之不预也!”
四条章程,条条清晰,恩威并施。既有组织架构,也有装备支持,更有工事标准和严明的赏罚。士绅们听到这里,心中反而稍稍安定了一些。皇帝和厂公的表态打破了他们的侥幸,而卢象升这条分缕析的条规,则给了他们一条看似可行的自救之路。总比到时候乱成一团,任凭建奴宰割要强。
“条规在此!”卢象升将文书交给书吏,“即刻抄发各州县!诸公回去后,即刻依此办理!本抚将遣员分路督查,若有阳奉阴违、执行不力者,蓟镇边军的大牢,还空着不少位置!”
众人心头一凛,纷纷躬身:“谨遵抚台钧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