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 第一百九十章 米线的后劲

第一百九十章 米线的后劲(1/2)

目录

下午五点的钟声,仿佛一道赦令,悄然拂过龙城大学法律系的办公楼。301办公室内,夕阳的余晖透过西窗,斜斜地洒进来,在布满卷宗和书籍的桌面上投下长长的、温暖而疲惫的光影。

陈秋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将身体重重地靠向椅背,椅轴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呻吟。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闭目养神了片刻。一天的工作下来,大脑如同高速运转后亟待冷却的处理器,充斥着各种待办事项、学生谈话记录以及尚未批改完的作业。他站起身,开始慢条斯理地整理桌面上散乱的文件,将钢笔盖好,插入笔筒,又把几本摊开的法学专著合拢,归置到书架原位。动作间带着一种程序化的、属于下班时刻特有的舒缓节奏。

最后,他伸手按下了电脑主机的关机键,屏幕闪烁几下,最终暗了下去,映出他自己略带倦容的脸。办公室里彻底安静下来,只有窗外远处操场上传来的、模糊的球类撞击声和学生的呼喊声,更衬得室内的宁静。

就在他拿起搭在椅背上的浅灰色立领夹克,准备套上离开时,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内部电话,却毫无预兆地、急促地响了起来。尖锐的铃声在这片静谧中显得格外刺耳,打破了刚刚营造出的松弛氛围。

陈秋铭动作一顿,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一种“下班勿扰”的本能让他心生抵触。但他还是迅速拿起听筒,声音保持着工作时的清晰与礼貌:“喂,您好,法律系301,陈秋铭。”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平和而熟悉的女声,带着专业的冷静:“陈老师,是我,丛亮。”

陈秋铭的心下意识地提了一下,身体不自觉地站直了些,语气也变得更加郑重:“丛亮老师您好。”

“嗯,下午金叶子同学按照预约时间来找过我了,”丛亮的声音不疾不徐,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我和她进行了一些沟通,时间不算短,聊得也比较深入。”

陈秋铭屏住呼吸,专注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电话线。

“目前看来,”丛亮继续道,“金叶子同学本身的心理状态,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之所以情绪低,呈现出你之前描述的那种萎靡状态,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叠加造成的。”她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更精准的语言,“一方面,确实是与男朋友李一泽同学之间发生了一些争执,情绪上受到了影响。不过,据她所,她自己冷静下来后,其实已经不那么生气了,而且李一泽同学也一直在主动承认错误,试图沟通和挽回。用她自己的话,‘已经基本上不想再追究了’。我看他们两个年轻人,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和好,毕竟感情基础还是在的。”

听到这里,陈秋铭一直悬着的心,终于下去大半。他忍不住轻轻“吁”出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松弛下来。

丛亮的话还在继续:“另一方面呢,也比较凑巧,正好赶上金叶子同学处于生理期,身体本身就不太舒服,腰酸背痛的,精力不济。这两种因素碰在一起,就放大了她的负面情绪,显得格外无精打采。陈老师,你现在可以放心了,我觉得暂时就这样,不必过度干预,观察看看,如果后续还有反复或者新的问题,我们再。”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陈秋铭连声道,语气里充满了如释重负的感激,“真是太感谢您了,丛老师!麻烦您费心了!”

“分内之事。”丛亮客气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对了,陈老师,金叶子同学在我这里,可是把你好好夸了一顿。”

“哦?夸我?”陈秋铭有些意外,随即失笑,“这丫头,又胡八道什么了?”

“可不是胡。”丛亮的声音里笑意更明显了些,“她,你是她从到大见过的最好、最负责任的老师,是她‘最喜欢’的老师。”她刻意加重了“最喜欢”三个字的读音,“还你是‘从天而降’的好老师,特别开明,无论是管理班级还是处理学生工作,都非常厉害,非常有办法。她还特意举了个例子,你设计的那个班级干部AB角制度,这次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已经和你沟通好,暂时由B角同学替代她工作一段时间,让她能安心调整状态。”

陈秋铭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隔着电话线,脸上都有些发烫,他连忙谦虚道:“嗨,丛老师您别听她瞎。这孩子就是嘴甜,其实我哪有她的那么好,都是分内工作,摸索着来罢了。”

丛亮却似乎不这么认为,语气认真了几分:“陈老师就别过分谦虚了。实话,来我这里做咨询的你们班学生,可不止金叶子一个,像之前的范思聪,还有别的同学,提起你来,没有一个不是满口称赞的。都你真心为学生着想,能听得进意见,处事也公平。”她话锋一转,带着点意味深长的对比,“相比之下,你们系有些学生提到潘主任嘛……那嘴里蹦出来的,可就是满屏的限制级词汇了。这师生口碑,可是高下立判啊。”

陈秋铭闻言,只是对着空气无奈地笑了笑,没有接这个敏感的话题茬儿。潘禹会的管理风格和他截然不同,这不是什么秘密,但他并不想在背后议论同事。他只是再次诚恳地道谢:“无论如何,丛老师,金叶子的事真是太感谢您了。那我就不多打扰您了。”

挂断电话,陈秋铭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不少。金叶子没事,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他重新穿上外套,心情愉悦地锁好办公室门,踏着轻快的步子走出了法律楼。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校园里弥漫着晚饭时分特有的、慵懒而闲适的气息。他径直朝着西区食堂走去,打算去四楼的职工餐厅解决晚餐。

然而,刚到食堂门口,他就看到了立在电梯旁的黄色警示牌——“电梯检修,暂停使用”。陈秋铭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今天这楼梯是非爬不可了。他认命地转向一旁的消防通道,开始徒步上楼。

刚走到二楼平台,正准备继续往上,就听到身后有人喊他:“陈老师!”

陈秋铭回头,看见博川和靳皓两个男生正从二楼学生食堂的入口处探出头来,笑嘻嘻地看着他。靳皓手里还端着个餐盘,问道:“铭哥,这么晚才来吃饭啊?”

陈秋铭停下脚步,笑着回应:“刚忙完系里的一点事。你们这是吃完了?”

“没呢,正准备吃。”博川热情地邀请道,“陈老师,您这都到二楼了,要不要……尝尝我们学生食堂的饭菜啊?体验一下?”他话时挤眉弄眼,带着年轻人特有的调侃。

陈秋铭被他得一下子来了兴趣。他来龙城大学这么久,还真没在学生食堂吃过饭。看着窗口前排着的长队,闻着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食物混合的、略显嘈杂但充满生活气息的味道,他点了点头:“好啊!那就体验一下!看看你们天天抱怨的食堂,到底有多‘疾苦’。”

三人一起走向打饭窗口。靳皓熟门熟路地点了份打卤面。博川则要了碗热气腾腾的、铺满了炸酱肉末和花生碎、看起来颇为诱人的米线。陈秋铭站在窗口前,看着琳琅满目的菜品,最后指了指博川手里的米线,对打饭阿姨:“我也来一碗这个米线吧,看着挺不错的。”

端着堆尖儿的餐盘,三人找了个靠窗的方形餐桌坐下。陈秋铭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米线,眼睛微微一亮:“嗯!味道还不错嘛!挺香的。我就不理解了,你们怎么总抱怨食堂饭菜不行呢?我看这挺好。”

靳皓吸溜了一大口面条,含糊不清地:“铭哥,您这是第一次吃,当然觉得新鲜。就像旅游尝特色吃,觉得哪哪都好。可您要是像我们一样,一日三餐,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吃这些,早就吃腻了,而且……”他欲言又止,和博川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博川接过话头,脸上带着一种看好戏的、神秘兮兮的笑容,对陈秋铭:“对了,陈老师,友情提示一下,据我们多年经验,这家的米线……后劲儿可大!我是没问题,早就练出来了,不知道您能不能扛得住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