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7章 药市交易(2/2)
一句“和我上课见过的不一样”,不说通杀全场,至少能筛掉八成的残次品。
几人这么一通交流,底气是越来越足了。
人工种植的药材和野生药材,更多的是差异化竞争。
林婉婉信心十足,“走,我们回去和赵大夫他们说一说。”
赵大夫听了林婉婉的回报,轻轻颔首,“和先前预想的差不多。”
他心里有底,便一排安然地坐在马扎上,准备迎接客人,
赵大夫从前诊脉开方,并不会做生意,如今不过是仗着江湖经验老道,才挺身而出。
他们摊位上的药材码得整整齐齐,虽称不上精品,却透着一股与众不同的规整。
精准满足强迫症患者的审美,但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大黄和黄芪的年份相近,都是三年生,连根茎的大小、粗细都相差无几,仿佛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难道赵大夫捣了终南山中哪位大黄老祖、黄芪老祖的洞府,把人家一胎多宝的子子孙孙都收来了?
要不然,野生药材哪能长得这么整齐?
虽说二、三年生的药材在药市上只能算中下等货色,但架不住赵大夫的货量大且匀。
不多时,就有几位药商被这独特的整齐吸引,凑到摊位前看货。
出门跑药市的客商,个个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扫一眼摊位的阵仗,就能大致判断出卖家的身份。
赵大夫衣着整洁,谈吐沉稳,既没有采药人身上的泥腥味,也没有药商那般市侩的精明,大概率是位行医多年的医者。
只不过他身后的阵容着实有些出奇,穿着朴素的女子、皮肤黝黑的庄稼汉、还有腰间配刀的护卫。
这在以采药人、药商为主的药市上,着实少见。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客商率先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一根炮制好的黄芪,放在鼻尖轻轻嗅闻。
片刻后,他才抬头问道:“老丈,你这三年生的黄芪,一斤要价几何?”
赵大夫靠在身后的手推车上,老神在在地说道:“老夫这些药材都是精心炮制好的,不用买家再费心处理,一斤四十文。”
客商一听,当即皱起眉头反驳:“老丈,你这是长安的价钱,这里可是子午道。”
赵大夫早有准备,轻描淡写道:“我们也可以在长安交货。”他去长安,还更方便呢!
客商显然没料到对方还有长安交货的底气,愣了一下,又追问道:“你的黄芪,都是这般品质?”
赵大夫轻轻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笃定,“这些都是老夫亲手种出来的,从育苗到采收,再到炮制,都是按统一的法子来,自然品质如一。”
客商这下是真的惊讶了,手里的黄芪都差点掉在地上,“种出来的?!”
赵大夫轻声道:“郎君,正因为是种出来的,所以才敢夸这个海口。
旁边也有品相好的黄芪,但十根里头难免有几根歪瓜裂枣。
你买十斤,去须除杂,损耗的可是实实在在的本钱。老夫这药材,别的不敢说,就是规整,十斤进去,十斤出来,药力还一般均匀。”
赵大夫顿了顿,继续说道:“对于我们行医开方的人而言,药力稳定,远比单看年份更要紧。”
子午道药市只是第一站,接下来赵大夫会在长安周边诸多药市上巡回摆摊,打出济生堂人工种植药材的名声。
让更多人知道,人工种植的药材也能有好品质,也能成为稳定的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