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后事(1/2)
回到熟悉的四合院,邻居们早早就得知消息,都聚在了中院。
平日里,大家或许对贾家的斤斤计较,贾张氏的胡搅蛮缠颇有微词,但此时此刻,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死亡,所有人都收起了那点小心思,脸上露出了真切的同情和哀戚。
看到担架抬进来,看到哭得几乎虚脱的贾张氏和秦淮茹,几位大妈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安慰着:
“贾家嫂子,节哀啊……”
“淮茹,可得挺住啊,为了孩子……”
“这以后可怎么过啊……”
没有落井下石,只有唏嘘和感同身受的悲悯。
在这个艰难的年代,死亡并不遥远,今天发生在贾家,明天或许就会轮到自已家,这种兔死狐悲的共情,让院里难得地弥漫起一股团结和体谅的气氛。
三位大爷立刻担起了主心骨的责任。
易中海强打精神安排,“光齐,你脚程快,赶紧去贾家村亲戚家报丧!傻柱你去秦家村。”
不是易中海不叫林远,他在林远身上吃了几次亏,这种情况万一被拒绝了,那就不好。
阎埠贵则拿出纸笔,“我来写讣告,贴院子门口。”
刘海中挺着肚子,协调着,“后院的老李,麻烦你们家帮忙搭个简易的灵棚吧,总不能让人就这么放着。”
众人纷纷行动起来。
商量后事时,大家都清楚现在的光景:困难时期,粮食比什么都金贵,根本不允许大操大办。
最终一致决定,一切从简,第二天就出殡,尽快让贾东旭入土为安。
院子里很快搭起了一个极其简陋的灵棚,贾东旭的遗体被安置在门板上,身上盖着一块白布。
一盏昏暗的煤油灯在秋风中摇曳,映照着贾张氏和秦淮茹惨白而麻木的脸,以及棒梗、小当懵懂又害怕的眼神。
林远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一个生命的逝去,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显得如此匆忙而又无奈。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贾家的天塌了,而四合院里的生活,也将因为这件事,走向另一个方向。
他默默叹了口气,转身骑着自行车回厂里,他得和李主任汇报,看看能不能为贾家多争取一些抚恤金。
他知道,抚恤金的标准虽然有规定,但在具体执行和额外补助上,厂领导还是有相当程度的灵活处理空间。
“李厂长。”林远敲敲门进去,脸上带着适当的沉重。
“是林远啊,进来坐。”李怀德正在看文件,见他来了,放下笔,“贾家那边怎么样了?情绪稳定些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