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杨修:不好,老贼要杀我!(1/2)
轘辕关下,将台之上,曹操看着那一次又一次好似强弩之末的袁军防线。
又看着自家军阵之中那一处处因为刺杀而隐隐浮现混乱的隐患,哪还不知袁军用心歹毒。
他遂不再迟疑,下令鸣金。
“什么意思?
关羽、徐晃去要人,都立刻调派人马,怎么魏某派去要人,不仅杳无音讯,还鸣金要我撤军?
我不是给丞相了,只要再打一波攻势,必擒夏侯,破敌军吗?”
战场中心,又杀败一支救援夏侯惇的袁军队,正欲继续追击,直取夏侯惇首级的魏延,闻此鸣金之声,持刀立马心茫然。
其余交战之中的关羽、徐晃等人,虽不知自家为何鸣金,明明眼前这些袁军已经到了极限,只需要再努努力,定能大获全胜。
可战场之上,军令第一,当听闻鸣金之声,哪怕你的剑已经抵在敌军统帅脖颈上了,只差一用力就能枭首,也得收手撤军。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万一自家统帅的鸣金之声,就是要留敌方统帅一命,从而另有谋划,你这贪功一刀下去,便坏了整盘大计。
所幸关羽等人久经战阵,皆非无谋之辈,尽管将眼下曹军在战场上的大好形势拱手断送颇为可惜,但既军令已下,他们也不再迟疑。
即刻收拢兵力,整军各方,一时间十万曹军,大战团,无论此前如何厮杀血战,从这一刻起,都在整军列阵,徐徐后撤,以脱离战场。
汉军阵中,帅旗之下,穿着两兵服饰之人议事。
杨弘亦闻曹军鸣金之声,皱眉曰:
“不好,曹军皆在整军脱战,已经要跑了。”
陆逊观曹军各战团后撤之相,亦为之惋惜。
“可惜了,此战若能再拖上半日,不将曹军底层将官尽数瘫痪,哪怕只死伤三分之一,也能使之溃败生乱,一战而胜之。
看来这曹操老贼,征战半生而有今日,亦非浪得虚名之辈,竟被他瞧破了我的计策。
否则若能在老师到来之前,一战大破曹操,凭此战果,至少值个泼天大功吧?
若再趁势攻破轘辕关,便是两个泼天大功,陆某今年的星君位,算是稳固了。”
“伯言不愧为汉王弟子,带兵之道,深得吾王精髓。
以六万之众,敌曹军十万,犹能谋划以少胜多,以蛇吞象之举,已非凡俗。
目下能打退曹军,已是大功战果,今日破一阵,明日再破之,明日复明日,总有这曹操老贼抵挡不住之时。”
陆逊颔首而笑,也不再多言,急忙下令前线汉军不必再演,可倾力而战。
一时间随着他命令下达,那些被刺杀了大量底层将官,如陈应、鲍隆等处战团,曹军即刻暴露指挥失措之景,于列阵后撤之中,出现各种纰漏,很快就被袁军缠上,不得脱身。
所幸曹操察觉及时,在陆逊下令之前已然鸣金,大军整军后撤的时候,场面上表现的还是曹军占优之景象。
因此除了那些底层将官损失惨重的,被袁军盯上黏住厮杀,绝大多数兵力都趁着曹军优势时,从容脱身撤了回来。
直至此时,看着留在后方,被袁军的骤然发难留下的几个千人兵团。
如关羽、魏延等曹军众将,才骤然惊觉,原来优势之下,早有隐患杀机暗藏。
众人再清点麾下,各军都有不少底层将官遭遇刺杀身亡,死因千奇百怪。
甚至还有一个偏将的死因,居然是麾下军侯在和袁军军侯厮杀之时,被那袁军军侯给劝降了。
据闻按那袁军军侯所言,曹军一位偏将首级,价值一个中功。
若能带回去,可于汉国之中,从平民立升五级爵位,分良田,赐金银,从此衣食无忧,富贵还乡,已是人上之人。
那曹军军侯在曹军之中干了大半辈子,别爵位了,连麾下弟兄们的饷银都时常被朝廷拖欠。
此时听闻倒戈取了自家偏将首级,去了汉国就是五级爵爷了,怎不心动?
加之麾下弟兄亦贪图富贵,皆劝之,遂无疑虑。
当是时,这两位军侯与他们麾下厮杀的曹袁两军,即刻心照不宣,假做打斗,隐隐往曹军偏将处靠近。
大战厮杀之中,那位偏将哪里能想到,这种刀刀见血,不是你杀了我,就是我杀了你的血战场合,还能有人被劝降了?
毫无防备之下,那位不幸的偏将,茫然的看着身侧刚还在互相你死我活的曹袁两军,居然骤然发难,齐齐朝他杀来。
偏将:“???”
不是,我到底是曹军的人,还是袁军的人,为什么你们两边人马,都冲我来了?
偏将当即身死,死不瞑目。
所幸当时的副将及时察觉兵变,接管军队扑灭了这波曹袁联合乱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此之时,清点此战死伤的曹营众将们,闻听这位偏将的死因,皆敢不寒而栗。
可以想见,当时大战之中,一边刀刀见血,一边实行劝降,蛊惑人心的袁军绝不止这一股。
只不过是这位军侯意志不坚定,是个如吕布一般的反复人,居然正厮杀着呢,临阵就被蛊惑倒戈了。
而那位偏将也倒霉了点,没能及时察觉防备,不幸身死。
可这是袁军策反倒戈成功的案例,其余没成功的,又或者策反之后被发现,被他们的上官主将扑灭解决的,又还有多少?
更深一步想下去,有没有可能自家撤回来的那些军侯、校尉、偏将之中,其实已经有人像案例里这位军侯一样,被袁军临阵策反了。
只是他们隐藏的更深,没有即刻发难倒戈,而是有着更深的图谋,继续潜伏在曹军之中,等待着更大的功业?
甚至于.这些潜伏者就在现场,就在他们中间?
真真细思极恐,众将互相打量着周围同僚,只觉一阵胆寒。
仿佛他们其中的有些人,也会如案例中的曹军军侯一般,假做和袁军厮杀之时,骤然对自己倒戈发难。
大家脊背发凉,不敢再深想下去,不过他们中大多数人的目光,都盯在魏延身上。
如果他们之中,谁最有可能潜伏倒戈的话,定是魏延莫属,毕竟这人可是有前科的。
当初能为了建功立业,倒戈刘表,相助曹公,以得了如今地位,掌控了荆州兵团。
到现在他的老上司文聘,可还在洛阳圈禁关押着,若非曹公惜其才,有意待他归心收服,只怕早随刘表一同斩首。
这人一身反骨,能为了建功立业出卖刘表和文聘一次,焉知不会为了更大的功业,出卖曹公和他们?
魏延:“???”
看着众人打量自己古怪的视线,以及隐隐退开的距离,魏延完全摸不着头脑。
几个意思啊?
今天要不是被关羽和徐晃先调走了兵力,使曹公没调兵支援我这里,魏某已将那夏侯惇斩杀于刀下了好不?
高居主座之上的曹操,环视全场,见众将之间隐隐生出的隔阂猜忌。
再想到目下十万曹军之中,上自将领,下至军侯,乃至于百夫长、十夫长,普通卒之间,类似这般的猜忌怀疑,只怕数不胜数,方知袁军之歹毒。
他现在都有些怀疑,那位临阵倒戈的曹军军侯,怕不是早已被袁军收买的托,提前商量好的,故意来演自己一波?
否则对阵厮杀之中,刀刀见血呢,喊杀声震天撼地不休,这种时候也能完成劝降,蛊惑人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