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无中生有之仙法,至圣神人袁公路(2/2)
但如流星锤、飞刀、短戟、袖箭等等暗器,数不胜数,上至偏将,下至卒,多有被偷袭而死者,数不胜数。”
他着,又指向另一处稍显混乱,但大体整齐的军阵战团。
“据军报传来,此部曲偏将,便是随手刺死袁军刀盾卒时,不想那士卒临死前抬起袖口,一只袖箭飞出。
这偏将猝不及防之下,被袖箭正中面门,立时身死。
幸好军中副将谨慎,及时接管战事,这才稳住局面。”
曹操已经不想话了,就你能想象吗?一个刀盾兵,临死前抬起袖口,射出一枚袖箭?
这还是刀盾兵吗?你到底是远程还是近战?谁见这玩意不得猝不及防一下?
好好好,他还是低估了袁军之无耻,这不仅向下兼容,同时还向上兼容。
既有陈应、鲍隆这种扮猪吃虎,向下越阶猎杀军侯的,还有刀盾兵这种真猪吃虎,向上越阶杀偏将的。
捏麻麻的,这仗还能不能打了?
他曹孟德打了半辈子仗,就没见过这样近战远程变幻莫测,名将兵真假难辨,鱼龙潜藏又浑水摸鱼,偏偏还能自成体系,打的有章有法的军队。
好半晌,吸收消化了这些信息后,曹操有些困惑不解,问向荀攸。
“如陈应、鲍隆这些潜藏的将领也到罢了。
底层那些普通士卒,袁公路难道给他们每个人都配发了暗器袖箭这类远程武器?
纵使他淮南之富甲天下,也经不起这样消耗吧?”
要知道底层士卒,对于大战来,不过是消耗品,就算给他们都配上袖箭这类暗器,也是投入大于收获的。
毕竟普通兵,能有什么准头和心态?给他们配上了,指不定第一轮冲锋就忍不住远远把袖箭射了以求保命,完全就是浪费。
有给他们配装备的钱,还不如用来招募更多的兵员打消耗。
因此底层士卒们别额外装备了,着甲率都很低,大多都是配发把长矛就往前冲了。
然而对于曹操觉得袁术浪费挥霍的判断,荀攸的表情逐渐变得有些古怪。
“攸此前未将这些底层乱相告知主公,就是在调查这件事。
这也是方才审问了几名擒回来的袁军俘虏,才得知真相。”
他叹了口气,神色间隐有叹服。
“主公,袁术他不花钱。
这些袖箭、暗器并非袁术给士卒配发,而是袁军士卒自发以功绩点向功勋殿购买所得。
故袁军士卒之中,谁有暗器,谁无暗器,根本无从防备,变化莫测。”
曹操皱了皱眉,功绩点他也听闻,大抵不过是袁术推行伪汉新制之中,一种类似军功的事物。
可闻听荀攸的解释,他却越发困惑。
“纵使袁术如赏赐军功般给士卒论功绩点赐下,但这些暗器又非凭空得来。
他制造这些暗器,无论原料,还是匠作,同样靡费钱粮。
一次作战还好,若是战役旷日持久,数万士卒每日作战消耗,纵他享九州之富,如此穷兵黩武,又岂能持久。”
“主公,他不仅能持久,还能源源不断,一直打到大汉灭国。”
荀攸眼底已满是惊为天人,心驰神往之色,话语里难掩苦涩。
“主公,有所不知。
袁公路制作这些暗器,向那些匠作、工人们发放的同样是功绩点。
袁公路以功绩点从生产者手中收购此类军械暗器,又以更高的功绩点卖给袁军士卒,而袁军士卒则以这些军械暗器杀伤我军,生产功绩点。
整个体系循环流通,源源不绝,而这个过程之中,袁公路别钱粮了,他连功绩点都不用花费,甚至还有的赚。”
曹操懵了!
这是什么无中生有大法?
传闻那袁公路得了张角的太平天书,学会了仙人神通,已经是天上道君之流,至圣神人之辈,难道是真的吗?
曹操感觉自己有些转不过弯来。
袁术从始至终,没花一分钱,还赚了功绩点,然后袁军士卒就尽数武装到了牙齿,六万人和自己十万人有来有回打到现在?
不过他还是很快发现了其中的漏洞,追问荀攸。
“什么意思?难道袁公路发下的这个什么功绩点,还能兑换米粮不成?
否则以此物打发匠工,匠工何以为生?”
荀攸摇头而叹,“在袁术所设立的功勋殿,对米粮的兑换是有限额的,绝不足以供人生计。
但是据闻伪汉的那些世家为了争夺十大世家之名,每年都在大量收购功绩点。
那些争抢着要当袁术永久义子的,或是看中功勋殿中某样宝物的,也会收购。
因此这功绩点在伪汉,虽不是钱,却比因乱世而出现大量劣币的五铢钱还值钱。
匠人们拿着功绩点,能自世家手中换到米粮,而世家得到功绩点,能自袁公路手中换取在伪汉的特权与政治地位。
攸听闻袁公路每年于《太平开物》上增添的新式奇物,乃至伪汉的盐铁专营等,都是要有十大世家身份,才有资格自他手中申请代销授权。
其中利益难以想象,因此每年这十大世家争夺,都打的各大世家头破血流,而功绩点在流通中的价值也因此越发稳固。”
曹操越听,眼中茫然之色越盛。
果真是无中生有之仙术?
明明什么功绩点,就是袁公路凭空捏造出来的,一件本身并不存在的事物。
可为什么,这个“不存在”的东西,居然能在伪汉完美流通起来,甚至自成循环,乃至几乎媲美取代五铢钱的地位?
荀攸俯身长拜不起,“主公,你我所见,不过伪汉之冰山一角。
袁公路已今非昔比,我们面前的也不是什么伪汉政权,而是如商鞅变法后,横扫六国之大秦般的崭新时代。
挡在他面前,稍有不慎,便是灰飞烟灭。
袁公路更是如商鞅般开创时代的变法奇才,不容轻忽。
明公,当慎思之。”
曹操默然良久。
此时他再抬眸往战场细节中那一处处或混乱,或不整的微战团望去,终于明白过来自己为什么总是隐隐感觉不对了。
若果袁军之中,都是这等配备了暗器的偷袭士卒,那么此战只要继续拖延下去,千里之堤终会溃于蚁穴。
袁军只要继续维持这种将败未败的大局稳住自己,一直等到底层将官体系因前赴后继的刺杀而大面积糜烂,便是曹军溃败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