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最后一段(2/2)
“我演的这个角色。”海听澜的目光透过镜子,与她的交汇,“理解他为什么最后选择离开。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剖析内心的认真:“爱到觉得自己的存在,对她而言或许是一种束缚;爱到害怕自己的怯懦和不堪,会玷污了那份美好;爱到......宁愿用一个看似决绝的背影,去换取她可能拥有的、更自由的未来,哪怕那个未来里没有自己。”
斓钰的手微微一顿,化妆刷停留在他的颧骨上方。她看着镜子里他深邃的眼眸,那里没有了平日里的戏谑或讨好,只有一片沉静的、如同秋日湖泊般的坦诚。
“他在这里,”海听澜继续说着,像是在解读角色,又像是在娓娓道来一段心路,“经历了最初的迷茫和自私的占有欲,也经历了挣扎、退缩。但这片土地,这里的人,还有那个求而不得的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所有的卑劣,也磨砺出了他内心深处......或许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真正称之为‘爱’的东西——克制、守护,甚至放手。”
化妆间里安静地能听到窗外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阳光挣扎着穿透云层,在镜子上投下斑驳的光晕。
斓钰没有说话,只是垂眸,继续着手上的动作,将最后一点阴影扫在他的鼻梁两侧,让轮廓在镜头下更显立体和脆弱。她的动作比平时更慢,更轻柔。
“好了。”她最终轻声说道,放下了刷子。
海听澜站起身,转过身面对着她。他的戏服是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衬得他身形挺拔却又带着一丝落拓。他看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神很复杂,有对他这番话的理解和动容,有对角色命运的唏嘘,还有一丝......他此刻还无法完全解读的、柔软而闪烁的东西。
“谢谢。”他说。这两个字,包含了太多。
拍摄现场设在镇外一个可以俯瞰大片荒原的高坡上。黎明前的光线是最难捕捉的,朦胧而清冷,带着一种转瞬即逝的诗意。
“《归途》第48场7镜1次,A!”场记板敲下。
海听澜站在高坡之上,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镜头从他身后缓缓推进,捕捉他宽阔却略显单薄的背影。
然后,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回过头。
目光,先是掠过脚下那片在晨曦中尚未完全苏醒的、贫瘠而苍凉的土地,那里有他“生活”了几个月的村庄,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土坯房。他的眼神里,是深深的不舍,如同即将离家的游子,对这片给予他痛苦也赠予他成长的土地,致以最后的告别。
接着,他的目光移向更远处,那片他们曾共同经历生死、吞噬一切也孕育生命的戈壁滩方向。那里,有恐惧,有绝望,更有穿透死亡阴影的、炽热的生机。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历经磨难后的释然与平静,仿佛所有的挣扎与纠结,都在那里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虚空中某个并不存在的点上。那里,应该有他心心念念、却无法拥有的那个人。镜头推近,给了他一个长时间的特写。
那眼神,复杂得让人心碎。
有决绝的痛楚,像钝刀子割肉,缓慢而深刻。
有深埋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柔与眷恋,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沉默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