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路,是一步步走出来(2/2)
观音却没有看她,甚至没有接受这份感激,只是平静地转头,看向李峥,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无法辩驳的力量:“陛下你看,有时候,让他们跪下的,并非神佛的威严,而是绝望中,那一滴能救命的甘露,那一份能安抚人心的慈悲。”
“贫僧今日前来,不为降魔,不为传教,只为请教人皇陛下——您的人道,能给他们这样的甘露吗?能在他们走投无路时,给予这份安宁吗?”
全场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李峥身上。
这个问题,比任何刀光剑影都更加致命。它没有否定“站起来”的意义,却直接刺向了李峥刚刚建立的人道秩序的核心——当“人定胜天”的信念,撞上“人力有时而穷”的现实时,该何去何从?当双手救不了亲人,勇气扛不住绝望时,人们还能坚信“不拜神佛”吗?
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金箍棒在手里转了好几圈,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因为观音没有用任何强迫的手段,没有威胁,没有利诱,只是展现了“慈悲能救人”的事实——而这份“能救人的慈悲”,正是此刻的李峥,无法给予的。
土台上,李峥沉默着,目光落在那个抱着孩子喜极而泣的妇人身上,久久没有说话。
长乐广场上的死寂,沉重得能压断人的脊梁。那抱着孩子的妇人喜极而泣的哭声,成了这片寂静里唯一的声响,却像一根细针,刺破了刚刚凝聚的热血氛围,让周遭的沉默愈发刺骨。
每一道视线都化作有形的重量,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那座三尺土台上,牢牢压在李峥身上。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喉咙里发出嗬嗬的低吼,金箍棒在石板地上划出一道道焦躁的白痕——他想冲上去对着那菩萨骂几句,可对方什么都没做错,她救了快死的孩子,这份慈悲实实在在,连他都找不出反驳的理由。这比打上灵山、跟天兵天将硬拼,还要让他憋屈。
观音大士依旧静立在广场边缘,素白的身影在废墟中圣洁得不染尘埃。她没有再开口追问,只是安静地看着李峥,那双悲悯的眼眸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这份沉默的注视本身,就是最锋利的武器,最无声的质问:你的人道,能做到吗?
漫长的沉默过后,李峥终于动了。
他没有去看观音,而是将视线投向那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她望着李峥的眼神,既带着敬畏,又藏着迷茫,像是不知道该感激救命的佛,还是该追随破佛的人皇。李峥缓缓走下土台,一步一步,穿过呆滞的人群,停在了那对母子面前。
妇人吓得浑身一颤,下意识地将孩子抱得更紧,脸色发白,生怕这位敢“屠神”的人皇,会迁怒于她这个接受了“佛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