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但这只是开始(2/2)
“月薪一万五,外加期权。”
“一万五?”陆寻瞪大眼睛,“现在大厂技术总监都不止这个价。”
“所以我们要找有梦想的人。”陈浩写完最后一个字,“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项目本身。”
林溪在一旁笑:“你这套说辞,忽悠投资人可以,忽悠打工人就难了。”
“那就试试。”
招聘启事发出去三天,陈浩收到了二十多份简历。
但看完之后,他失望了。
要么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没有项目经验。要么是在小公司混日子的老油条,眼里只有钱。真正有能力又愿意来创业公司的,一个都没有。
“这样下去不行。”陆寻急了,“要不我让我爸帮忙推荐几个人?”
“推荐来的人不一定合适。”陈浩盯着电脑屏幕,“创业团队的核心成员,必须是真心认可这个项目的人。”
林溪突然说:“我认识一个人,也许合适。”
“谁?”
“我高中同学,叫周鸣。”林溪回忆着,“他大学读的计算机,毕业后在一家游戏公司做程序员。我听说他最近想换工作。”
“能联系上吗?”
“可以试试。”
当天晚上,周鸣就来了。
二十三岁,瘦高个,戴着黑框眼镜,典型的程序员形象。
“林溪跟我说了你们的项目。”周鸣开门见山,“互联网金融?这个方向我之前研究过,技术难度不大,难的是风控系统。”
“你觉得能做吗?”陈浩问。
“能做。”周鸣推了推眼镜,“但我有几个条件。”
“说。”
“第一,我要看完整的技术方案。第二,我要足够的技术决策权。第三,薪资可以低,但期权不能少。”
陈浩笑了:“你倒是直接。”
“创业公司就得直接,绕来绕去浪费时间。”周鸣也笑了,“我在游戏公司待了两年,每天写重复的代码,快废了。我想做点有挑战性的事情。”
“那就来吧。”陈浩伸出手,“月薪一万二,百分之五的期权。”
“成交。”
有了周鸣加入,技术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也在一周内招齐。
产品经理叫李晓雯,二十六岁,之前在一家门户网站做过三年产品。她看上去很精明,说话做事都很利落。
“你们现在有多少用户?”李晓雯第一次开会就问。
“零。”陈浩很坦白,“产品还没上线。”
“那你们的种子用户从哪来?”
“我想了几个渠道。”陈浩打开PPT,“第一,校园推广。交大有三万多学生,是最好的种子用户群体。第二,社交媒体。微博、论坛、贴吧,都可以做内容营销。第三,线下活动。”
“校园推广确实可行。”李晓雯点头,“但社交媒体竞争太激烈,你们没有预算打广告,内容营销的效果会很慢。”
“所以我准备做个大事件。”陈浩眼里闪着光,“一个能引爆全网的事件营销。”
“什么事件?”
“送钱。”陈浩说得很认真,“平台上线第一天,注册就送一百块体验金,用这笔钱投资理财,赚到的收益全归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