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你还会回来吗?(2/2)
“确定。”陈浩说,“教育很重要,我在石板村看到那些孩子,更加明白了这一点。我希望能为学校做点贡献。”
院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这小子,脑子转得挺快。”
“院长,您答应了?”陈浩有些惊喜。
“我可以考虑。”院长说,“但有个条件,你的成绩必须保持在前列。否则,这个特权随时会被取消。”
“没问题!”陈浩立刻答应。
消息传出去,学校里炸开了锅。
“什么?陈浩可以单独考试?”
“凭什么他可以特殊对待?”
“还不是因为他有钱,给学校捐了钱。”
各种议论纷纷,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也有人不服。
但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另一件事——陈浩设立的“浩然奖学金”。
这个奖学金每年资助一百万,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消息一出,整个学校都沸腾了。
“一百万?真的假的?”
“陈浩这么有钱?”
“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拿到奖学金!”
辅导员找到陈浩:“你这样做,压力会很大。”
“我知道。”陈浩说,“但我觉得值得。”
“为什么?”辅导员不解,“你完全可以把这些钱用在其他地方。”
“因为教育改变命运。”陈浩说,“我在山区看到那些孩子,他们渴望学习,但条件太差。我在上海,有这么好的条件,如果不利用起来帮助更多人,太可惜了。”
辅导员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成长了。”
十二月初,市里举办了一场青年企业家论坛。陈浩作为最年轻的获奖者,被邀请参加。
颁奖典礼上,主持人介绍他的事迹:“陈浩,十八岁,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大一学生。通过投资获得数百万资产,同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设立奖学金,帮助贫困地区发展。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青年有为'。”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陈浩上台领奖,面对台下几百双眼睛,他深吸一口气。
“谢谢大家。”他说,“能获得这个奖,我很荣幸。但我想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
“首先是我的导师张教授,他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陈浩看向台下的张教授,“还有我的学校,给了我学习和成长的平台。以及我的同学们,是你们的支持让我更有动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公益。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有能力,所以我有责任。这个社会给了我很多,我也应该回馈社会。”
“有人说我是天才,我不这么认为。我只是比别人更努力一点,更幸运一点。真正的天才,是那些在艰苦环境下依然坚持学习的孩子们。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最后,我想说,年轻不是资本,奋斗才是。我才十八岁,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谢谢!”
陈浩鞠躬下台,掌声经久不息。
典礼结束后,很多媒体围过来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