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大力支持(1/2)
“很好的建议。”局长点头,“还有其他意见吗?”
这时,一个中年男人站了起来。他穿着得体的西装,气质不凡。
“我是沈南朋,南朋集团董事长。”男人自我介绍道。
陈浩心中一动。沈南朋,他当然知道这个名字。南朋集团是上海知名的房地产企业,沈南朋更是商界的风云人物。
“我认为这个项目需要更多的创新元素。”沈南朋说,“不能只是简单的拆迁重建,要打造有特色的文化街区。”
他的发言很有见地,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各方基本达成了共识。项目将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先从最容易的区域开始。
会议结束后,张教授带着陈浩和几个重要人物交流。
“沈总,久仰大名。”张教授主动和沈南朋握手。
“张教授,您的学术声望我早有耳闻。”沈南朋客气地回应。
“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学生陈浩。”张教授拍拍陈浩的肩膀。
沈南朋看了陈浩一眼,点点头:“年轻有为。”
“沈总过奖了。”陈浩礼貌地回应。
就在这时,陈浩突然开口:“沈总,我觉得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可能要有变化了。”
沈南朋愣了一下:“什么意思?”
“政策风向在变,传统的开发模式可能不太适用了。”陈浩说得很含蓄,但意思很明确。
沈南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个年轻人的话,让他想起了最近的一些政策信号。
“有意思。”沈南朋看着陈浩,“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及时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陈浩说,“比如文旅地产、养老地产等。”
沈南朋若有所思地点头。这个建议很有前瞻性。
“陈同学,有机会我们再深入交流。”沈南朋递给陈浩一张名片。
“好的,沈总。”陈浩接过名片。
回去的路上,张教授对陈浩刮目相看。
“你刚才的话很有水平。”张教授说,“沈南朋这样的人物,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引起他注意的。”
“我只是说了自己的看法。”
“你的看法很准确。”张教授说,“房地产行业确实要变天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陈浩跟着张教授参与了多个项目。每次会议,他都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逐渐在圈子里有了名气。
而沈南朋,也按照陈浩的建议,开始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他减少了传统住宅项目的投入,转而关注文旅和养老产业。
这个决定很快被证明是正确的。几个月后,政府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传统开发商受到很大冲击。而南朋集团因为提前转型,不仅没有受损,反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陈浩这小子,真是个人才。”沈南朋在公司会议上感叹道。
他的助手好奇地问:“沈总,您真的相信一个大学生的判断?”
“年龄不是问题,关键是眼光。”沈南朋说,“这个陈浩,眼光很准。”
与此同时,那些之前模仿陈浩投资策略的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
他们只学到了陈浩的表面做法,却没有理解背后的逻辑。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的投资策略立刻失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