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有个条件。(2/2)
“预算三千万,分五年实施。”
三千万对现在的陈浩来说不是小数目,但也不是承担不起。
“我个人出资一千万。”陈浩想了想,“剩下的资金,我可以帮忙筹集。”
李秘书长激动得眼含热泪:“太好了!有了这笔资金,至少能帮助五千个孩子!”
张文博在旁边赞许地点头:“陈浩,你的格局越来越大了。”
“张老,我有个想法。”陈浩看向张文博,“能不能把这个公益项目和老城区改造结合起来?”
“怎么结合?”
“老城区改造会产生大量就业岗位,可以优先招聘山区来的年轻人。既解决了人力资源问题,又帮助山区家庭增加收入。”
张文博眼睛一亮:“好想法!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公益和商业并不冲突。”
李秘书长更是兴奋:“这个思路太棒了!我们可以在山区设立职业培训中心,专门培训建筑、装修等技能。”
三人越聊越兴奋,最终敲定了合作方案。
两天后,“走出大山”公益项目正式启动。陈浩作为主要捐助人和项目发起人,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陈浩同学,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个公益项目?”记者问道。
“因为我也是农村出身,深知教育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陈浩对着镜头说道,“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困而失学。”
“您还这么年轻,就投入这么多资金做公益,不心疼吗?”
“钱可以再赚,但孩子们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我的投资能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这比任何商业回报都有价值。”
采访播出后,陈浩再次刷屏。这次的评论更加正面。
“这才是真正的富二代!”
“十八岁就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太难得了!”
“陈浩是我见过最有格局的年轻人!”
连一些原本对他有质疑的同学,也开始改变态度。
“陈浩真的很厉害。”李明私下对室友说,“我以前对他有偏见。”
“是啊,能在这个年纪做公益,说明人品没问题。”
但好事还没结束。
一周后,陈浩接到了联合国环境署的邀请电话。
“陈浩先生,我们看到了您的公益项目报道。”电话里的声音用的是英语,“我们有个项目想邀请您参与——守护绿洲。”
“守护绿洲?”
“是的。这是一个国际环保项目,主要目标是防治荒漠化,保护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陈浩心跳加速。联合国的项目,这意味着什么?
“具体是什么内容?”
“项目分两个部分。第一,在新疆、内蒙古等地种植防护林,阻止沙漠扩张。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帮助当地牧民改善生活。”
“我需要做什么?”
“提供资金支持,参与项目规划,并且在中国协调相关事务。”
“资金需求多少?”
“第一期需要五千万人民币,为期三年。”
五千万!这个数字让陈浩倒吸一口凉气。加上之前的公益项目,他需要投入六千万。这几乎是他现有资产的全部。